报告
平台化设施与设施平台化传播:关于“一带一路”倡议下海外华文媒体的研究
摘要
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华文媒体构建了新时代传播的媒体景观,但并未满足互动期许,而社交媒体平台可以为华文媒体提供更多与公众的互动途径,并增强活跃度和回应率。整体来看,“一带一路”中南半岛经济走廊中的华文媒体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对话的对象集中于中国国内,仍处于通过官方网站单方面地或通过社交媒体平台与国内公众对话来建构中国形象的阶段,由此我们发现华文媒体的基础设施建设与平台化并未同步进行,从而没有进一步上升至对外传播中国故事的阶段。虽然各华文媒体在所属国内扮演着主流华文媒体、服务华人的角色,且出版物发行量均较大,但若放置在更为广阔的国际视野下,中南半岛华文媒体所发挥的传播中国形象的作用仍有待加强。
作者
赵瑜佩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百人计划”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副院长;博士和硕士均毕业于英国莱斯特大学媒体与传播学专业;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教育部高校网络教育名师;环太平洋大学联盟(APRU)电子竞技分会主席;浙江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副主任。致力于全球视阈下数字文化和国际传播等领域的研究,重点聚焦于电竞全球化、区域国别下的Z世代等方面;已主持国家级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8项,近年来在SSCI/A&HCI/CSSCI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论文连续两年获得国际传播学会(ICA)流行媒体与文化分会“最佳论文”奖。
林芝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2015级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本科生。
李梓源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检索正文关键字
报告目录
-
一 “一带一路”倡议下华文媒体的平台化设施与设施平台化特点
- (一)社交独白:基于华文媒体官方网站功能与新闻报道分析
- 1.更新频率、报道原创性、栏目设置、报道分布分析
- 2.报道主题与情感倾向分析
- 3.官方网站人机与人际互动分析
- (二)内外失衡:基于华文媒体社交媒体账号分析
- (三)社交对话:国家形象立体化的构建雏形
- (一)社交独白:基于华文媒体官方网站功能与新闻报道分析
- 二 结语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