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

《火线下》与初期西南联大的政治文化环境

摘要

抗战烽火燃起,平津等地的文化力量不得不向内地迁徙,湖南省会长沙一时之间成为集散之地。最重要的事件当属1937年9月,国立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私立南开大学合并成国立长沙临时大学(以下简称长沙临大)。因战局纷乱,1938年2月,学校又不得不西迁昆明,即后来名彪史册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一般简称西南联大)。在目前西南联大的校史叙述中,长沙阶段往往都比较简略,也没有出现《西南联大在蒙自》《西南联大在叙永》这样专题性的载记联大分校的书籍。究其原因,实存时间较短、相关资料较为零散无疑是最为关键。 但从情感和心态层面来看,这短短几个月之内的资料恰恰应该是最具特殊效应的。“稽之往史,我民族若不能立足于中原、偏安江表,称曰南渡。南渡之人,未有能北返者。晋人南渡,其一例也;宋人南渡,其例二也;明人南渡,其例三也。风景不殊,晋人之深悲;还我河山,宋人之虚愿。”冯友兰先生在西南联大结束之际的这段表述,显然道出了战争初期从平津等地仓促(惶)逃至长沙的一批中年文化人内心的现实感怀与历史忧虑。在年轻学子那里,在传媒报刊那里,异族入侵、民族战争爆发,同样会留下巨大的波澜。基于这样的视角,细致搜罗之下可发现,文献虽是比较零散,但总量其实还是比较大的。从目前已出版的多部西南联大文献专集来看,来源大致包括两个层面,一个是学校的档案、校史材料,另一个是师生们的文字(当时写下或发表的、后来追述的)。相较之下,当年报刊材料(传媒视角)的发掘就显得很不充分,至少在前述两种联大分校专集之中,除了当时发表的作品(不少是选自后出的集子)外,基本上没有当年的报刊材料,缺乏足够的历史质感。实际上,单就长沙临大时期而言,长沙本土的报刊之中,目前能够查证的就有十多种,包括湖南《大公报》、长沙《力报》、《民国日报》、《长沙公报》等,报刊资料的发掘无疑还具有较大的空间。

关键词

作者

易彬 湖南长沙人,文学博士,先后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现为长沙理工大学中文系教授,荷兰莱顿大学访问学者、湖南省优秀青年社科专家、湖南省高校学科带头人,主要从事中国新诗、现代文学文献学、中外文学交流等方面的研究。性好读诗,乐于文献搜集,出版《穆旦诗编年汇校》《穆旦年谱》《记忆之书》等著作七种,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等刊物上发表论文百余篇,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三项。近年来亦开始从事自然随笔的写作。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火线下》与初期西南联大的政治文化环境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9.07 查看全文 >

VIP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