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

我国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现状与展望

摘要

未成年人的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基本权利,在网络时代呈现新特点,面临新挑战。中国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重点领域包括未成年人上网权利、免受不良信息侵害、防沉迷、个人信息保护、防止网络欺凌、预防犯罪等。在立法上,中国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已经初成体系,并将快速完成系统制度构建;行政监管上,各主管部门分工合作,出台涉及各领域的规章并积极执法;司法实践中,突出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和优先保护,建立了完善的少年司法制度,并将涉网案件作为保护未成年人的重点领域。企业自律和社会共治也构成了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重要力量,多方参与、多元共治的局面已初步形成。

作者

林维 ,男,汉族,1971年生,浙江舟山人,中共党员,二级教授,北京大学法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南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刘晓春 ,法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讲师,主要研究领域为互联网法学、知识产权法学。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我国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现状与展望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11.09 查看全文 >

VIP免费

报告目录

  • 一 未成年人网络使用状况
    1. (一)未成年网民规模与结构
    2. (二)上网设备
    3. (三)上网时长
    4. (四)上网地点
    5. (五)上网行为
    6. (六)存在风险和维权意识
  • 二 未成年人网络权利保障的领域和现状
    1. (一)网络不良信息侵害
    2. (二)沉迷现象
    3. (三)网络欺凌
    4. (四)个人信息侵害
    5. (五)网络犯罪
  • 三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机制和进展
    1. (一)法律法规
    2. (二)行政监管
      1. 1.《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
      2. 2.《儿童个人信息网络保护规定》
      3. 3.《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
      4. 4.《未成年人节目管理规定》
    3. (三)司法实践
    4. (四)企业自律和社会共治
  • 四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完善与展望

报告图片/图表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