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

城市居民对司法机关保障公民权利的信任度研究

摘要

在法治城市建设中,市民对司法机关的信任和对司法权利的认知是重要的方面。市民对司法机关的信任度已经达到一定水平,但还存在一定程度的问题。被调查者的司法信任度和对司法权利的认知在两个年度中没有太大的变化,司法信任度处于中等水平,对司法机关和法官有着基本的信任;但也有相当比重的人群司法信任度偏低,对司法权利缺乏足够的认知,法治意识和法律素质不高。被调查者对司法权利的认知与文化程度和经济条件呈现正相关关系。另外,对专业性的法律服务信任度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提高市民对司法机关和法律服务的信任度还需不断深入推进司法改革,完善法治实践,提高市民法律素质。

作者

王焱 ,天津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领域为法学、犯罪学、政治学。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 1.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
  • 2.〔美〕B.盖伊·彼得斯:《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 3.苏力:《道路通向城市——转型中国的法治》,法律出版社,2004。
  • 4.王光主编《城市法治环境评价体系与方法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
  • 5.刘云耕主编《现代化与法治化:上海城市法治化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 6.殷国伟:《法治城市建设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 7.张志铭等:《世界城市的法治化治理:以纽约市和东京市为参照系》,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 8.王称心、蒋立山主编《现代化法治城市评价——北京市法治建设状况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
  • 9.舒扬:《现代城市法治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
  • 10.孙笑侠:《先行法治化:“法治浙江”三十年回顾与未来展望》,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 11.赵旭东:《纠纷与纠纷解决原论:从成因到理念的深度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 12.钱弘道主笔《中国法治指数报告(2007—2011年)——余杭的实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 1.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
  • 2.〔美〕B.盖伊·彼得斯:《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 3.苏力:《道路通向城市——转型中国的法治》,法律出版社,2004。
  • 4.王光主编《城市法治环境评价体系与方法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
  • 5.刘云耕主编《现代化与法治化:上海城市法治化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 6.殷国伟:《法治城市建设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 7.张志铭等:《世界城市的法治化治理:以纽约市和东京市为参照系》,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 8.王称心、蒋立山主编《现代化法治城市评价——北京市法治建设状况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
  • 9.舒扬:《现代城市法治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
  • 10.孙笑侠:《先行法治化:“法治浙江”三十年回顾与未来展望》,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 11.赵旭东:《纠纷与纠纷解决原论:从成因到理念的深度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 12.钱弘道主笔《中国法治指数报告(2007—2011年)——余杭的实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 1.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
  • 2.〔美〕B.盖伊·彼得斯:《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 3.苏力:《道路通向城市——转型中国的法治》,法律出版社,2004。
  • 4.王光主编《城市法治环境评价体系与方法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
  • 5.刘云耕主编《现代化与法治化:上海城市法治化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 6.殷国伟:《法治城市建设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 7.张志铭等:《世界城市的法治化治理:以纽约市和东京市为参照系》,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 8.王称心、蒋立山主编《现代化法治城市评价——北京市法治建设状况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
  • 9.舒扬:《现代城市法治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
  • 10.孙笑侠:《先行法治化:“法治浙江”三十年回顾与未来展望》,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 11.赵旭东:《纠纷与纠纷解决原论:从成因到理念的深度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 12.钱弘道主笔《中国法治指数报告(2007—2011年)——余杭的实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 1.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
  • 2.〔美〕B.盖伊·彼得斯:《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 3.苏力:《道路通向城市——转型中国的法治》,法律出版社,2004。
  • 4.王光主编《城市法治环境评价体系与方法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
  • 5.刘云耕主编《现代化与法治化:上海城市法治化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 6.殷国伟:《法治城市建设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 7.张志铭等:《世界城市的法治化治理:以纽约市和东京市为参照系》,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 8.王称心、蒋立山主编《现代化法治城市评价——北京市法治建设状况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
  • 9.舒扬:《现代城市法治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
  • 10.孙笑侠:《先行法治化:“法治浙江”三十年回顾与未来展望》,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 11.赵旭东:《纠纷与纠纷解决原论:从成因到理念的深度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 12.钱弘道主笔《中国法治指数报告(2007—2011年)——余杭的实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城市居民对司法机关保障公民权利的信任度研究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8.7 查看全文 >

VIP免费

报告目录

  • 一 国内相关研究的综述
  • 二 调查方案的设计及样本基本情况
    1. (一)地域选择及样本选择
    2. (二)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
  • 三 城市居民对司法机关的基本认知与信任度
    1. (一)对司法机关的信任度
    2. (二)对司法程序的信任度
    3. (三)对辩护权和法律服务的认识与信任度
  • 四 不同群体的认识与信任度
    1. (一)不同职业群体的信任度不尽相同
    2. (二)不同文化程度群体的信任度差异
    3. (三)不同经济条件的人群在信任度和认知上的差异
  • 五 调查中发现的问题
    1. (一)提高司法公信力的紧迫性
    2. (二)对司法机关的期望
  • 六 结论与对策建议
    1. (一)司法公信力的提升需要法治实践的紧密配合
    2. (二)司法权利意识的提高需要重视规则的形成和专业性的法律服务
    3. (三)开展司法惠民活动
    4. (四)引导社会组织和公民积极参与,提升法治的公信力
    5. (五)改进法制宣传教育的方法手段,加大法制宣传教育力度

报告图片/图表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