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
儿童督导员和儿童主任的设置及其工作进展
摘要
2019年,中国继续在基层儿童关爱保护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发力,通过构建县(市、区、旗)、乡镇(街道)、村(居)三级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的保障工作网络,改善基层预防机制和干预机制的缺陷。儿童督导员和儿童主任是基层儿童工作中的关键人力资源,覆盖面由试点扩展到全国,建立了明晰的工作职责并开展了一定的能力建设。但作为开拓期的工作队伍,这一基层儿童工作力量还面对许多挑战,需要开展持续性的岗位胜任力培训、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健全部门间联席会议制度、探索建立科学可行的岗位评估指标体系。
作者
黄晓燕 ,社会学博士,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保障、社会工作。
检索正文关键字
报告目录
- 一 中国基层儿童福利服务制度中的短板
-
二 儿童督导员和儿童主任制度的建立
- (一)发端到延展:儿童督导员和儿童主任制度的试点
- (二)制度化:基层儿童福利服务递送队伍的建设
- (三)全面保护与服务:儿童督导员和儿童主任的工作职责
- (四)专业与规范:工作队伍的职业要求
- (五)多元化力量:儿童督导员和儿童主任的立体支持体系
- (六)公共服务均等化与信任度的打造:服务递送体系的价值
-
三 儿童督导员和儿童主任面临的挑战
- (一)岗位胜任力与现实需要的匹配度存在差距
- (二)专业身份认可度不足
- (三)转介支持制度不完善
- (四)岗位服务评估指标体系缺位
-
四 思考与建议
- (一)开展持续性的岗位胜任力培训
- (二)推动政策法规体系更加完善
- (三)健全部门间联席会议制度
- (四)探索建立科学可行的岗位评估指标体系
- (五)设立科学必要的预算规划
相关文献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