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

智能教育背景下儿童教育权利的保障

摘要

通过比较景瑞小学与其他中小学开展智能教育的做法,发现当前智能教育大背景下我国儿童教育权利的保障亟待解决的问题有:1.对智能教育存在碎片化的认知,如将智能教育等同于智识教育,未平衡好教育与保护、教育与人权之间的关系;2.保障主体的互动与合作不足,如校企之间偏重商业买卖关系,未有效建起相互合作、相互成长并促进儿童教育权利保障的共同体;3.智能教育应用领域、评价方法相对单一化,如过度依赖人脸识别技术确保课堂纪律的方式或侵犯儿童隐私和人格尊严。以智能教育助力儿童教育权利保障,要协调好教育与安全、教育与人权、集体权利与个体权利的关系,完善促进儿童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的教育与评价方法,建立学校、家庭、企业等主体深度合作的共同体。

作者

王隆文 ,四川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研究员、四川大学人权法律研究中心研究人员,重庆市沙坪坝区政协特邀信息员,主要教学与研究方向为智慧法治、国际人权法。
母睿 ,西南政法大学监察法2019级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监察法、教育行政法。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 1.蒋笃运:《浅析智能教育中的几个哲学问题》,《河南社会科学》2019年第11期。
  • 2.刘邦奇:《智能教育的发展形态与实践路径——兼谈智能教育与智慧教育的关系》,《现代教育技术》2019年第10期。
  • 3.李华:《大数据背景下学校的发展与创新——以树人景瑞小学为例》,《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9年第6期。
  • 4.高婷婷、郭炯:《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研究综述》,《现代教育技术》2019年第1期。
  • 5.祝智庭等:《智能教育:智慧教育的实践路径》,《开放教育研究》2018年第4期。
  • 6.赵银生:《新加坡推进智能教育的经验对我们的启示》,《中国电化教育》2013年第3期。
  • 7.王珂、雍黎:《探索教育信息化建设 重庆试点“智慧校园”成典型》,《科技日报》2018年4月24日。
  • 8.景瑞小学校长:《重庆市树人景瑞小学校:借力信息技术实现发展“三级跳”》,《中国教育报》2019年5月22日。
  • 9.重庆市教育委员会:《重庆市智慧校园建设基本指南(试行)》,2016年12月。
  • 1.蒋笃运:《浅析智能教育中的几个哲学问题》,《河南社会科学》2019年第11期。
  • 2.刘邦奇:《智能教育的发展形态与实践路径——兼谈智能教育与智慧教育的关系》,《现代教育技术》2019年第10期。
  • 3.李华:《大数据背景下学校的发展与创新——以树人景瑞小学为例》,《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9年第6期。
  • 4.高婷婷、郭炯:《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研究综述》,《现代教育技术》2019年第1期。
  • 5.祝智庭等:《智能教育:智慧教育的实践路径》,《开放教育研究》2018年第4期。
  • 6.赵银生:《新加坡推进智能教育的经验对我们的启示》,《中国电化教育》2013年第3期。
  • 7.王珂、雍黎:《探索教育信息化建设 重庆试点“智慧校园”成典型》,《科技日报》2018年4月24日。
  • 8.景瑞小学校长:《重庆市树人景瑞小学校:借力信息技术实现发展“三级跳”》,《中国教育报》2019年5月22日。
  • 9.重庆市教育委员会:《重庆市智慧校园建设基本指南(试行)》,2016年12月。
  • 1.蒋笃运:《浅析智能教育中的几个哲学问题》,《河南社会科学》2019年第11期。
  • 2.刘邦奇:《智能教育的发展形态与实践路径——兼谈智能教育与智慧教育的关系》,《现代教育技术》2019年第10期。
  • 3.李华:《大数据背景下学校的发展与创新——以树人景瑞小学为例》,《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9年第6期。
  • 4.高婷婷、郭炯:《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研究综述》,《现代教育技术》2019年第1期。
  • 5.祝智庭等:《智能教育:智慧教育的实践路径》,《开放教育研究》2018年第4期。
  • 6.赵银生:《新加坡推进智能教育的经验对我们的启示》,《中国电化教育》2013年第3期。
  • 7.王珂、雍黎:《探索教育信息化建设 重庆试点“智慧校园”成典型》,《科技日报》2018年4月24日。
  • 8.景瑞小学校长:《重庆市树人景瑞小学校:借力信息技术实现发展“三级跳”》,《中国教育报》2019年5月22日。
  • 9.重庆市教育委员会:《重庆市智慧校园建设基本指南(试行)》,2016年12月。
  • 1.蒋笃运:《浅析智能教育中的几个哲学问题》,《河南社会科学》2019年第11期。
  • 2.刘邦奇:《智能教育的发展形态与实践路径——兼谈智能教育与智慧教育的关系》,《现代教育技术》2019年第10期。
  • 3.李华:《大数据背景下学校的发展与创新——以树人景瑞小学为例》,《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9年第6期。
  • 4.高婷婷、郭炯:《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研究综述》,《现代教育技术》2019年第1期。
  • 5.祝智庭等:《智能教育:智慧教育的实践路径》,《开放教育研究》2018年第4期。
  • 6.赵银生:《新加坡推进智能教育的经验对我们的启示》,《中国电化教育》2013年第3期。
  • 7.王珂、雍黎:《探索教育信息化建设 重庆试点“智慧校园”成典型》,《科技日报》2018年4月24日。
  • 8.景瑞小学校长:《重庆市树人景瑞小学校:借力信息技术实现发展“三级跳”》,《中国教育报》2019年5月22日。
  • 9.重庆市教育委员会:《重庆市智慧校园建设基本指南(试行)》,2016年12月。

智能教育背景下儿童教育权利的保障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6.35 查看全文 >

VIP免费

报告目录

  • 一 案例介绍和调查方法
    1. (一)景瑞小学开展智能教育的背景及典型性
      1. 1.树人景瑞小学开展智能教育的背景
      2. 2.“景瑞模式”作为儿童教育权利保障案例的典型性
    2. (二)调查方法
      1. 1.访谈法
      2. 2.比较法
      3. 3.文献法
  • 二 景瑞模式:以智能教育助力儿童教育权利保障
    1. (一)行动策略:校企互助合作助推儿童教育资源深度整合
    2. (二)激励措施:儿童教育权利与教师发展权利紧密结合
    3. (三)思路成效:管理、教学与评价三位一体,教育、人权与安全协调发展
      1. 1.智慧管理:教育与儿童身心安全的良性结合
      2. 2.智慧教学:制订包容性的教学方案并实现儿童利益最大化
      3. 3.智慧评价:对儿童的客观公正评价并促进教育公平
  • 三 横向比较并反思现阶段我国智能教育背景下儿童教育权利保障的问题
    1. (一)对智能教育存在碎片化、片面化认知,无法实现教育与人权的协同
      1. 1.将智能教育等同于信息化校园建设
      2. 2.将智能教育等同于智识教育
    2. (二)利益相关方之间缺乏共同体意识,资源整合力度与实践能动性不足
    3. (三)智能教育应用领域集中且过度依靠智能设备确保课堂纪律,存在侵犯儿童人格尊严与隐私的现象
  • 四 智能教育开展过程中完善儿童教育权利保障的建议
    1. (一)将儿童利益最大化作为智能教育背景下教育权利保障的核心指导原则,运用综合性手段避免中小学管理者偏离智能教育的初衷
      1. 1.建立以人为本的智能教育发展思路
      2. 2.采用“培训+监督”的方式消除智能教育“唯智识”“唯器物”的误区
    2. (二)筑牢共同体意识,明确不同主体的职责和相应职业伦理规范
      1. 1.校企合作应注重“私权”与“公权”的平衡
      2. 2.采取各种措施促进智能教育与教师职业成长相结合
      3. 3.建立师生双向信息反馈机制,充分赋予儿童表达需求差异的空间
    3. (三)要完善智能教育背景下的儿童评价方法,建立包容差异、兼顾公平并促进儿童全面发展和人权保护的评价体系
      1. 1.建立指标全面并包容差异的学生素质智能评价系统
      2. 2.限制智能设备评价的权重,引入多元主体对儿童素质进行评价
      3. 3.要积极探究智能化综合素质评价系统在特殊教育领域的应用
  • 五 结束语

报告图片/图表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