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

近代武汉城市社会生活的现代性品格和传统性固守(1927—1937)

摘要

1927—1937年,武汉社会环境相对稳定。由于贫富分野和身份差别,住在都市的民众的境遇和条件也千差万别,而交通工具的新旧并存,不仅给民众出行提供了多种选择,更拓展了都市生活的时空观念;工资是都市各业职工的劳动回报,也是民众家庭消费和生活的经济保障;传统的泡茶馆、西来的跑马和电影则是市民奔波生计之余的消遣和休闲。此时,武汉城市社会生活呈现出一种现代性品格,但在日常生活领域,对于传统的固守依然存在。社会转型的力量将现代和传统交织在一起,构成了近代武汉社会生活的画面。

作者

胡俊修 ,三峡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近代城市史。
覃德强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助教,主要研究近代城市史。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近代武汉城市社会生活的现代性品格和传统性固守(1927—1937)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3.03 查看全文 >

VIP免费

论文目录

  • 一 物化环境与日常生活
    1. (一)住在都市
    2. (二)出行:交通工具拓展都市生活时空
  • 二 经济生活:工资与消费
    1. (一)工资:新式酬劳与日常收入
    2. (二)消费:家庭琐碎与社会流行
  • 三 娱乐:日常消遣与休闲
    1. (一)泡茶馆
    2. (二)跑马
  • 四 生活方式在传统与现代交织中转型
    1. (一)现代性品格
    2. (二)传统性固守
    3. (三)交织中转型

论文图片/图表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