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
北京非遗与旅游的融合:案例分析、认知体系、融合路径
摘要
本文从国际、国内层面梳理了非遗与旅游融合的政策导向,基于知网国内文献进行了非遗与旅游的CiteSpace文献计量分析。借鉴以上分析本文又对北京礼物设计、北京胡同游、故宫文创中的非遗与旅游融合进行案例分析,获得了非遗与旅游融合的4条认知体系与5种融合路径;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发展要根植于地方特征,非遗与旅游的结合,旨在实现多方共赢。
检索正文关键字
报告目录
-
一 研究背景
- (一)政策导向
- (二)CiteSpace文献计量分析
- 1.关键词聚类图谱
- 2.时间线(Timeline)图谱/时区(Timezone)图谱
- (三)非遗文化与旅游融合的文献评述
-
二 案例分析
- (一)案例分析:北京礼物设计中的非遗与旅游融合
- 1.案例背景
- 2.北京礼物设计类型
- 3.案例总结:北京礼物设计的创新思维模式
- (二)案例分析:北京胡同游的非遗与旅游融合
- 1.案例背景
- 2.案例分析
- 3.案例总结
- (三)案例分析:故宫文创中的非遗与旅游融合
- 1.案例背景
- 2.案例分析
- 3.案例总结
- (一)案例分析:北京礼物设计中的非遗与旅游融合
-
三 北京非遗与旅游融合的发展趋势
- (一)非遗与旅游融合的认知体系
- 1.保护非遗要高度重视与凸显人的核心作用
- 2.非遗让导游、游客以及文化持有者在短暂时空内,达到最佳共鸣与文化认同
- 3.非遗从社区到舞台展演,是一种具有争议的传播途径
- 4.需要厘清物质文化遗产中“本体”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本体”的区别
- (二)非遗与旅游融合的路径
- 1.建立非遗综合展示园区
- 2.设计制作非遗礼物(纪念品)
- 3.打造非物质文化旅游节庆活动
- 4.设计非遗旅游线路
- 5.增加非遗虚拟体验
- (一)非遗与旅游融合的认知体系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