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

迈向广州国际种业中心:关键制约与建设路径

摘要

世界百年未有大变局下,农业安全战略地位不断凸显,种子命脉必须掌控在自己手上。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广州承担着种业安全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使命。经过五六年的奠基式发展,广州国际种业中心建设取得一定成效,但与预期目标尚有不小差距。调研与分析表明,广州种业发展存在现行科研立项管理模式欠科学、市场主体“小散乱”、知识产权保护不力、资本支持相对薄弱、种业基础保障体系不完善等一系列突出问题与制约。为此,聚焦广州种业安全与国际种业中心建设目标,并结合国家、广东省种业振兴行动方案,本报告着重提出改善科研立项管理、优化科研创新体系、强化市场主体培育、改进政府种业基金管理、促进种业安全等针对性的举措与建议。

作者

张强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农村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区域经济。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 鄢远会、李城辉、朱英明:《广州建设国际种业中心打造大种业产业集群》,《农业经济研究》2017年第6期。
  • 李启华:《加快广州现代种业高质量发展的思路与对策》,《中国种业》2021年第2期。
  • 陈建飞:《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现代农业特色小镇探索——以广州种业小镇为例》,《规划与设计》2018年第7期。
  • 薛江华:《推动广东种业振兴 实施“粤强种芯”工程》,《羊城晚报》2021年12月28日。
  • 李先锋:《关于农发行支持现代种业发展的几点思考》,《江南时报》2021年12月2日。

迈向广州国际种业中心:关键制约与建设路径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6.25 查看全文 >

VIP免费

报告目录

  • 一 广州国家种业中心建设初显成效
    1. (一)种业规模不断扩大,形成一批全国优势领域和知名品牌
    2. (二)种业功能不断健全,规划建成一批种业发展新平台
    3. (三)资本支持多维推进,专项设立了政府种业发展基金
  • 二 广州建设国际种业中心的优势与主要制约
    1. (一)条件与优势
      1. 1.雄厚经济实力支持
      2. 2.良好科研条件保障
      3. 3.产业基础实力突出
      4. 4.种质资源丰富多样
      5. 5.自然资源优势明显
      6. 6.开放领先发展环境
    2. (二)问题与制约
      1. 1.现行科研管理模式与种业创新发展规律不相符,现代商业化育种体系未形成
      2. 2.市场主体亟须培育壮大,缺乏国际标志性种业品牌
      3. 3.资本支持相对薄弱,政府种业发展基金管理有待改善
      4. 4.科研体制改革滞后,科研组织结构单一化
      5. 5.种业小镇建设面临诸多难题而举步维艰
      6. 6.种业发展基础保障体系亟须完善
  • 三 广州高质量建设国际种业中心的路径与举措
    1. (一)强化对种业战略地位的认识
    2. (二)实施战略聚焦,突出种业优势领域和特色品牌
    3. (三)改进种业科研立项管理,集中资源加大支持育种工程
    4. (四)优化科研创新体系,设立核心技术联合育种攻关机制
    5. (五)培育壮大企业主体,重点扶植育繁推一体化种业龙头企业
    6. (六)进一步改善政府种业基金运作管理
    7. (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种业安全发展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