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

促进消费中心创新发展

摘要

消费中心建设是我国当前消费经济、产业经济、城市经济、宏观经济、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大事情,空间发展是其重要主题。消费中心是一个层次分明的空间体系,可划分为国际消费中心、全国消费中心、省域消费中心、地级消费中心、县域消费中心、消费节点等层次;大大小小、各个层级的消费中心构成一国乃至世界消费经济版图的全部,决定消费中心层次的区域包括核心消费区、外围消费区、跨区域消费区。消费中心的壮大不仅在其内涵、质量方面,也在其区域扩张方面,包括实体空间的拓展、资源空间的扩容、产品空间的丰富、文化空间的升级、线上空间的创新等。各类消费中心有其空间建设重点,国家加快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各行业加快行业性消费中心建设,各省区市加快首府消费中心建设,各地市加快地域消费中心建设,各县加快县域特色消费中心建设,各节点消费地强化本地消费。未来,我国区域消费中心空间竞争将更加激烈,消费中心建设关系区域已有经济存量保持,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长远之策。

作者

周勇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科技政策与评估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消费。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 Edward L.Glaeser,Jed Kolko,Albert Saiz,“Consumer City,” 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2001,1(1).
  • 曹静、冉净斐:《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瓶颈与经验借鉴》,《区域经济评论》2022年第2期。
  • 金太军、沈承诚:《政府生态治理、地方政府核心行动者与政治锦标赛》,《南京社会科学》2012年第6期。
  • 刘司可、路洪卫、彭玮:《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路径、模式及启示——基于24个世界一线城市的比较分析》,《经济体制改革》2021年第5期。
  • 〔德〕韦伯著《非正当性的支配——城市的类型学》,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 秦婉婉、杨宏:《城市老年群体网络消费对策》,《辽宁经济》2017年第6期。
  • 单筱婷:《厦门构建区域性消费中心的路径与政策研究》,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 石培华等:《借助战略地图管理工具 发展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宏观经济管理》2020年第3期。
  • 唐志军、向国成、谌莹:《晋升锦标赛与地方政府官员腐败问题的研究》,《上海经济研究》2013年第4期。
  • 肖怡:《国际大商都:广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战略选择》,《广东商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
  • 徐小东:《西部区域性消费中心研究》,西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 徐阳:《中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历史、模式与问题——基于政治锦标赛理论视角》,《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3期。
  • 周佳:《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构念、规律与对策》,《商业经济研究》2021年第14期。
  • 周勇:《大项目援助的“结构性调整”改革》,《晋阳学刊》2020年第3期。
  • 周勇:《省域副中心建设的空间组织关系及其协调》,《求索》2021年第3期。
  • 周勇:《发力内需 稳定宏观经济》,《新湘评论》2022年第1期。
  • 朱青林、王翔:《省域副中心襄阳构建区域消费中心城市的现状、问题与路径》,《湖北社会科学》2021年第12期。

促进消费中心创新发展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4.77 查看全文 >

VIP免费

报告目录

  • 一 中国消费中心空间发展瓶颈
    1. (一)实体空间瓶颈
    2. (二)资源空间瓶颈
    3. (三)产品空间瓶颈
    4. (四)文化空间瓶颈
    5. (五)网络空间瓶颈
  • 二 中国消费中心的空间升级路径
    1. (一)拓展实体空间
    2. (二)扩容资源空间
    3. (三)丰富产品空间
    4. (四)升级文化空间
    5. (五)创新线上空间
  • 三 中国消费中心空间发展重点
    1. (一)国家加快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2. (二)各行业加快行业性消费中心建设
    3. (三)各省区市加快首府消费中心建设
    4. (四)各地市加快地域消费中心建设
    5. (五)各县加快县域特色消费中心建设
    6. (六)各节点消费地强化本地消费
  • 四 中国消费中心空间未来展望
    1. (一)当前国际消费中心规划不等于最后结果
    2. (二)区域消费中心竞争将更加激烈
    3. (三)消费中心建设事关已有经济存量保持
    4. (四)消费中心建设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长远之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