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摘要

当前国内外形势复杂多变,一些突发因素超出预期,对经济平稳运行带来较大不确定性和挑战,主要表现为:杠杆率回升导致部分地区债务风险升高,房地产企业债务风险演化升级,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风险隐患增大,外部市场的输入性风险增强。为此,要统筹协调、分类施策、精准拆弹以化解重点领域的风险,通过构建系统性金融风险防控体系,加快金融体制机制改革,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金融监管,深化金融高质量对外开放,增强金融体系的抗风险能力,提升金融体系的韧性和应对外部冲击的弹性,从而防止发生系统性风险。

作者

胡洁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司金融、企业管理等。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 周世愚:《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理论分析与经验事实》,《管理世界》2021年第10期。
  • 王永钦、陈映辉、杜巨澜:《软预算约束与中国地方政府债务违约风险:来自金融市场的证据》,《经济研究》2016年第11期。
  • 毛捷、黄春元:《地方债务、区域差异与经济增长——基于中国地级市数据的验证》,《金融研究》2018年第5期。
  • 林玉婷、陈创练、刘悦吟:《基于国际资本多重动机的全球系统性风险传染路径识别》,《统计研究》2021年第12期。
  • 牛霖琳、洪智武、陈国进:《地方政府债务隐忧及其风险传导——基于国债收益率与城投债利差的分析》,《经济研究》2016年第11期。
  • 马万里、张敏:《地方政府隐性举债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机理与传导机制》,《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20年第3期。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3.86 查看全文 >

VIP免费

报告目录

  • 一 当前金融体系存在的主要风险隐患及影响
    1. (一)高杠杆地区的政府债务风险升高
      1. 1.政府债务规模逐步攀升,专项债风险隐患集聚
      2. 2.地方政府隐性债务仍居高不下,尾部融资平台信用风险加大
      3. 3.财力较弱地方政府的财政收支压力加大
    2. (二)房地产业流动性风险演化升级
      1. 1.房企违约数量猛增
      2. 2.违约风险已向上下游传导
      3. 3.房地产市场预期下行,短期内流动性紧张难以改善
    3. (三)地方中小金融机构存在风险隐患
      1. 1.部分地方中小银行呆坏账率过高、破产风险加大
      2. 2.非银行金融机构风险暴露
    4. (四)外部市场的输入性风险加大
      1. 1.俄乌冲突推升“滞胀”风险
      2. 2.发达经济体宽松政策转向带来输入性风险
  • 二 防范化解风险的政策建议
    1. (一)健全宏观审慎管理体系,增强金融体系的抗风险能力
      1. 1.健全宏观审慎管理体系
      2. 2.搭建高风险机构的风险处置框架,增强金融体系的抗风险能力
    2. (二)严防高杠杆房企风险,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1. 1.金融政策适度放宽对房地产企业的支持
      2. 2.弱化负面影响、加强预期引导,促进良性循环
      3. 3.建立房地产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
      4. 4.推动房企逐步改变经营模式
    3. (三)压实责任、化解中小金融机构风险
      1. 1.完善风险处置工作机制,有序做好高风险金融机构处置工作
      2. 2.夯实资本、化解财务包袱
      3. 3.进一步推进中小金融机构健全公司治理结构
    4. (四)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1. 1.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促进融资结构优化
      2. 2.完善资本市场制度,增强市场内在稳定性
      3. 3.稳步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为市场平稳运行营造良好的环境
    5. (五)加强金融监管,增强金融体系的韧性
      1. 1.加强行为监管和功能监管
      2. 2.加强准入监管,强化金融风险源头管控
      3. 3.推进监管科技稳步发展,提升监管能力
    6. (六)深化金融高质量对外开放,提高应对外部冲击的弹性
      1. 1.坚持妥善推动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
      2. 2.完善跨境资本的宏观审慎监管框架
      3. 3.积极稳妥地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报告图片/图表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