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
完善企业基础研究激励机制
摘要
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在关键核心技术上仍受制于人,其背后原因在于对基础研究缺乏重视,尤其是企业基础研究投入远低于发达国家。基础研究是企业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源泉,也是企业成为全球行业竞争力的关键。中国企业长期依靠前沿技术模仿、行政垄断、产能补贴等获得利润,致使企业缺乏基础研究投入的动力,面临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本文提出通过财税金融支持政策、建设基础研究人才队伍、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建议,以期不断完善我国企业基础研究的激励机制。
作者
郑世林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技术经济学、创新经济学。
检索正文关键字
报告目录
-
一 中国与世界一流创新型国家企业基础研究的比较分析
- (一)中国与世界一流创新型国家的基础研究产出比较
- (二)中国与世界一流创新型国家的企业基础研究投入比较
- (三)中国与世界一流创新型国家的企业基础研究激励机制比较
-
二 中国企业基础研究缺乏造成核心技术受制于人
- (一)基础研究是企业掌握核心技术的关键
- (二)基础研究是企业保持全球行业竞争力的关键
- (三)我国企业基础研究现状分析
-
三 中国企业基础研究投入水平过低的原因分析
- (一)长期依靠模仿前沿技术导致企业在技术发展方面有路径依赖
- (二)行政垄断、补贴政策、房价上涨等挤出企业基础研究的“决心”和“资金”
- (三)知识产权生产和保护意识较弱
-
四 完善企业基础研究激励机制与建议
- (一)将提高企业基础研究投入水平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基础研究十年行动方案(2021—2030)》中
- (二)通过财税政策激励企业做基础研究
- (三)拓宽企业基础研究融资渠道
- (四)鼓励企业参与各类国家基础性研究计划
- (五)加强企业基础研究人才队伍建设
- (六)持续推进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
- (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相关文献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