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

完善企业基础研究激励机制

摘要

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在关键核心技术上仍受制于人,其背后原因在于对基础研究缺乏重视,尤其是企业基础研究投入远低于发达国家。基础研究是企业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源泉,也是企业成为全球行业竞争力的关键。中国企业长期依靠前沿技术模仿、行政垄断、产能补贴等获得利润,致使企业缺乏基础研究投入的动力,面临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本文提出通过财税金融支持政策、建设基础研究人才队伍、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建议,以期不断完善我国企业基础研究的激励机制。

作者

郑世林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技术经济学、创新经济学。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 樊轶侠、徐捷:《发达国家所得税研发激励政策的新趋势及启示》,《经济纵横》2021年第1期。
  • 柳卸林、何郁冰:《基础研究是中国产业核心技术创新的源泉》,《中国软科学》2011年第4期。
  • 荣俊美、陈强:《基础研究“两头在外”如何破局?》,《中国科技论坛》2021年第11期。
  • 吴菲菲、李一苇、苗红、黄鲁成:《中国重点技术领域基础研究成果转化效率评估》,《科学学研究》2021年第12期。
  • 董金阳、刘铁忠、董平、鲁云蒙:《我国基础研究管理及科研合作模式的多层次对比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21年第8期。

完善企业基础研究激励机制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5.16 查看全文 >

VIP免费

报告目录

  • 一 中国与世界一流创新型国家企业基础研究的比较分析
    1. (一)中国与世界一流创新型国家的基础研究产出比较
    2. (二)中国与世界一流创新型国家的企业基础研究投入比较
    3. (三)中国与世界一流创新型国家的企业基础研究激励机制比较
  • 二 中国企业基础研究缺乏造成核心技术受制于人
    1. (一)基础研究是企业掌握核心技术的关键
    2. (二)基础研究是企业保持全球行业竞争力的关键
    3. (三)我国企业基础研究现状分析
  • 三 中国企业基础研究投入水平过低的原因分析
    1. (一)长期依靠模仿前沿技术导致企业在技术发展方面有路径依赖
    2. (二)行政垄断、补贴政策、房价上涨等挤出企业基础研究的“决心”和“资金”
    3. (三)知识产权生产和保护意识较弱
  • 四 完善企业基础研究激励机制与建议
    1. (一)将提高企业基础研究投入水平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基础研究十年行动方案(2021—2030)》中
    2. (二)通过财税政策激励企业做基础研究
    3. (三)拓宽企业基础研究融资渠道
    4. (四)鼓励企业参与各类国家基础性研究计划
    5. (五)加强企业基础研究人才队伍建设
    6. (六)持续推进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
    7. (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报告图片/图表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