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
打造健康管护体系 推进全民全生命周期健康管护
摘要
三明市以实施“六大工程”为抓手,推动三明医改再出发。其中,全民健康管护体系完善工程是三明医改进入以健康为中心的3.0阶段的重要标志。本文基于国内外健康管理理论、生命历程理论等研究框架,分析全民健康管护体系的内涵、体系架构及体制机制。在此基础上,从拓展卫生健康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调动居民主观能动性、研究制定相关行业标准及技术规范等方面提出构建以健康为中心全民健康管护体系的相关建议,并提出三明健康管护体系经验对全国其他地区在优化卫生与健康服务供给内容结构、加强卫生体系内外有效协作、推进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的启示。
作者
苗艳青 ,经济学博士,研究员,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健康战略与服务体系研究部副部长,硕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理论经济学博士后。世界银行农村卫生项目中央级专家、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长期合作专家;中国农村卫生协会县域卫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移动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卫生健康委基层卫生健康政策咨询专家、国家县域医共体指导专家组成员、国家医疗保障局医保政策咨询委员会青年委员、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核心专家组成员。《医疗蓝皮书:中国县域医共体发展报告(2022)——新时代健康保障体系“三明实践”》副主编。主要研究方向为基层卫生政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公共卫生体系。
李孜 ,公共管理硕士,原为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现为西蒙顾和管理咨询(北京)有限公司项目经理,主要研究方向为卫生服务体系、卫生政策、医药战略。
检索正文关键字
章节目录
-
一 全民健康管护体系的背景
- (一)卫生与健康领域的需求变化
- 1.疾病谱变化:慢性病已成为最主要的健康问题
- 2.健康影响因素变化: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占60%
- 3.需求内容结构变化:更需要健康的维护与管理服务
- (二)卫生与健康领域供给侧面临的主要问题
- 1.供给内容尚不全面
- 2.供给主体结构不完善且缺乏协作
- 3.体制机制尚不完善
- (一)卫生与健康领域的需求变化
- 二 建立全民健康管护体系的主要历程
-
三 全民全生命周期健康管护的内涵
- (一)广义内涵
- (二)狭义内涵
-
四 构建全民健康管护服务的递送体系
- (一)总医院
- (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
- (三)公共卫生机构
-
五 强化以健康为中心的健康管护体系运行机制
- (一)建立以健康为中心的经济利益机制
- (二)建立预防和医疗大融合的工作机制
- (三)健全健康效益考核机制
- (四)完善复合型医防人才的培养机制
- (五)健全健康管护药品耗材供应保障制度
- (六)完善双向转诊机制
- (七)推进公共卫生和临床医疗信息融合的数据支撑保障机制
-
六 针对三明健康管护体系的相关建议
- (一)拓展卫生与健康服务和相关产业的互动融合
- (二)进一步调动居民的主观能动性
- (三)研究制定健康管护服务行业标准及技术规范
-
七 对全国其他地区的启示
- (一)优化多层次多样化健康服务供给内容结构
- (二)加强体系内外有效协作
- (三)全面推进体制机制改革
相关文献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