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

伊朗伊斯兰革命时期阿舒拉节的社会动员功能

摘要

伊朗伊斯兰革命时期的阿舒拉节仪式作为反对派的重要政治工具,在推翻巴列维王朝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思想源泉为卡尔巴拉范式,它被以什叶派为国教的萨法维王朝用来获取合法性。在巴列维王朝时期,由于统治者的世俗民族主义政策,卡尔巴拉范式被宗教人士用于反对国王。在1978年的伊朗伊斯兰革命中,阿舒拉节被反对派从宗教仪式转换成政治抗议仪式,并在革命过程中爆发出了巨大的能量。在阿舒拉节游行过程中,反对派充分利用了其中的象征符号,模糊了历史与当下,使得革命现场成为卡尔巴拉战役的现实隐喻;反对派通过阿舒拉节政治仪式,动员并团结了各派力量,推动了革命的发展,也为革命后伊斯兰政权的建立提供了宗教合法性。阿舒拉节的政治化运用不仅使得这场革命具有了强烈的宗教色彩,也决定了革命胜利后伊朗内政外交伊斯兰化的发展逻辑。

作者

李福泉 ,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副所长、教授。
王昕祎 ,北京外国语大学亚洲学院2022级博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伊朗伊斯兰革命时期阿舒拉节的社会动员功能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7.45 查看全文 >

VIP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