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
平台反垄断监管的国际趋势与政策建议
摘要
2021年以来,我国互联网平台反垄断监管态势迅速趋严,对于互联网平台垄断的调查、处罚等明显增多。为更好把握未来我国平台反垄断监管政策的发展方向,本文对国内外互联网平台反垄断监管的现有框架、最新动态、未来发展进行了梳理分析。目前来看,如何解决“差异化定价”“掠夺性定价”“算法合谋”“利益冲突”“新型实体企业差异化监管”等问题,将是后续完善平台反垄断监管的关注重点。下一步,建议围绕“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的中长期战略部署完善平台反垄断监管,把握好抓规范和促创新的平衡:一是突出行为监管,提升平台反垄断“良法善治”水平;二是探索分类监管,全面释放“新型实体企业”效能;三是筑牢全链条监管,切实加强数据安全保护;四是兼顾效率与公平,促进各类资本规范健康发展。
作者
沈建光 ,经济学博士,现任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科技集团首席经济学家、京东科技集团宏观经济与产业研究院院长。此前作为首位进入欧洲央行工作的华人资深经济学家,负责亚太经济预测和分析,后历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芬兰央行经济学家,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资深经济学家、瑞穗证券亚洲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国际经济合作组织顾问和中国人民银行访问学者。经常受邀参加国家主要经济决策部门的专家咨询会。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复旦大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客座教授。中国新供给经济学50人论坛成员,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莫干山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麻省理工学院经济系访问学者,赫尔辛基大学经济学博士,本科就读于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系。主要研究方向为宏观经济、金融。
朱太辉 ,经济学博士,京东经济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金融科技、数字经济、宏观经济。
张晓晨 ,经济学硕士,京东经济发展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宏观经济、数字经济。
薛瑶 ,经济学硕士,京东经济发展研究院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宏观经济与政策。
检索正文关键字
报告目录
-
一 平台经济特性对传统反垄断监管提出挑战
- (一)多边网络效应下平台经济天然具有垄断倾向
- (二)身份“二重性”冲突加大平台垄断认定难度
- (三)数据算法对平台反垄断监管提出全新技术挑战
- (四)平台跨界扩张进一步加大平台反垄断监管难度
-
二 平台企业反垄断监管的国际经验与发展趋势
- (一)欧盟“一以贯之”严格的规制策略
- 1.对互联网平台治理秉持一贯严苛的立场
- 2.出台新法案弥补现有反垄断制度在数字经济下的短板
- (二)美国“从包容到审慎”的规制策略
- 1.反垄断思潮的演进:结构主义与行为主义之争
- 2.“新布兰戴斯学派”引领反垄断监管思路转变
- 3.反垄断实践:从包容宽松到审慎规制
- 4.酝酿出台专门针对大科技公司的平台反垄断系列法案
- 5.私人诉讼成为推动反垄断法实施的重要支柱
- (一)欧盟“一以贯之”严格的规制策略
-
三 我国平台反垄断监管的思路框架与主要措施
- (一)强化平台反垄断监管呈纵深推进态势
- (二)平台反垄断监管将坚持规范与发展并重
- (三)利用数据、算法实施垄断成为整治重点
- (四)防止资本无序扩张成为平台反垄断重要目标
- (五)明确相关市场和市场支配地位的界定方法
- (六)事前监管和自律整改成为平台反垄断的重要手段
- (七)注重司法审判与行政执法的有效衔接
-
四 我国平台反垄断监管有待解决的重点问题
- (一)“差异化定价”监管
- (二)“掠夺性定价”监管
- (三)“算法合谋”监管
- (四)“利益冲突”监管
- (五)“新型实体企业”监管
-
五 完善我国平台反垄断监管的政策建议
- (一)突出行为监管,提升平台反垄断“良法善治”水平
- (二)探索分类监管,全面释放“新型实体企业”效能
- (三)筑牢全链条监管,切实加强数据安全保护
- (四)兼顾效率与公平,促进各类资本规范健康发展
- (五)加快审理典型反垄断案件,积极对接行政突破效果,彰显“执法司法合力”
相关文献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