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

成家:“不娶不嫁”婚姻关系下的家庭继替

摘要

本文以居住安排、姓氏归属、财产权定义家庭继替的内涵,以家庭继替为研究视角,说明丽江坝区“不娶不嫁”的制度实践。研究发现,在这种婚姻关系中,年轻夫妇在双边流动居住,孙辈姓氏各随一边,夫妇以父子关系为轴心各自继承原生家庭的财产。子代的日常性流动形成了相对模糊的家庭边界,双边家庭在日常生活中难免处于博弈状态。尽管在这种婚姻实践中女性的主体性有所彰显,但新的制度安排仍是以男性继承人缺位为前提,以实现双边家庭继替为目的,婚姻的实践价值并未颠覆传统伦理,而是以新的形式延续父系家庭结构,这种婚姻关系对文化秩序可能产生的影响值得关注。

作者

和文毓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2020级硕士研究生。
刘爱玉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 费孝通,1998,《生育制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高万芹,2018,《双系并重下农村代际关系的演变与重构——基于农村“两头走”婚居习俗的调查》,《中国青年研究》第2期。
  • 何绍辉,2019,《论“两家并一家”婚居模式的形成机制》,《中国青年研究》第1期。
  • 黄亚慧,2013,《并家婚姻中女儿的身份与地位》,《妇女研究论丛》第4期。
  • 麻国庆,1999,《分家:分中有继也有合——中国分家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第1期。
  • 苏力,2016,《齐家:父慈子孝与长幼有序》,《法制与社会发展》第2期。
  • 陶自祥、桂华,2014,《论家庭继替——兼论中国农村家庭区域类型》,《思想战线》第3期。
  • 王会、狄金华,2011,《“两头走”:双独子女婚后家庭居住的新模式》,《中国青年研究》第5期。
  • 王贤全、石高峰,2019,《嬗变与复兴:一个母系文化村落的人类学考察——以丽江宁蒗县瓦拉别村为例》,《云南社会科学》第2期。
  • 王欣、马流辉、伍嘉冀,2017,《农村独生子女家庭的现代权变与制度隐忧——以苏北鱼村“一子两挑”的家庭为例》,《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
  • 王跃生,2003,《华北农村家庭结构变动研究——立足于冀南地区的分析》,《中国社会科学》第4期。
  • 魏程琳、刘燕舞,2014,《从招郎到“两头住”:招赘婚姻变迁研究》,《南方人口》第1期。
  • 许烺光,2001,《祖荫下:中国乡村的亲属、人格与社会流动》,王芃、徐隆德译,台北:南天书局有限公司。
  • 阎云翔,2000,《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阎云翔,2006,《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 杨德广,1997,《当今摩梭人的“走婚”》,《社会》第10期。
  • 曾毅、李伟、梁志武,1992,《中国家庭结构的现状、区域差异及变动趋势》,《中国人口科学》第2期。
  • 翟学伟,2016,《伦:中国人之思想与社会的共同基础》,《社会》第5期。
  • 张恺悌,1989,《一个母系社会的家庭婚姻与生育——云南省宁蒗县纳西族社会调查》,《中国人口科学》第4期。
  • 赵方杜、杨丽珍,2020,《双系制养老:“半招娶”婚姻中家庭养老的选择与风险——基于闽南后村的考察》,《新视野》第6期。

成家:“不娶不嫁”婚姻关系下的家庭继替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8.48 查看全文 >

VIP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