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
试论清代云南东川蔓海湿地的开发与治理
摘要
湿地是介于水陆之间的一种具有特殊生态系统的地域。在清代,湿地多被开发为农田。清代云南东川府为发展农业,在蔓海湿地内开“三河”泄水,变“沧海”为“桑田”。之后因水源不足,又引水入“三河”。水源问题虽解,但泥沙淤积与水患问题引起了地方关注,而对其认知与解决的思路仅局限于蔓海湿地地理位置与水利体系之弊端上,以至于所采取的措施仅是对水利工程的修缮与对河道的治理,而并未触及问题的根源,即东川铜业开发恶化了水源地的生态环境,其治理效果也就无法取得实质性进展。
作者
徐艳波 ,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博士研究生。
检索正文关键字
章节目录
- 一 清代云南开发蔓海湿地的原因
-
二 蔓海湿地的开发与弊病
- (一)三河泄淤
- (二)蔓海湿地闭合环形灌排水利工程的建设
- (三)蔓海湿地开发后的弊病
-
三 蔓海湿地弊病的治理与根源
- (一)云南对蔓海湿地弊病的治理思路与实践
- (二)蔓海湿地弊病产生的根源
- 结语
相关文献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