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

推进山海协作的浙江实践

摘要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与应有之义。浙江地处中国东部,经济发达。但同时,“七山一水二分田”的自然条件,又让浙江不同地区在发展中一度拉开差距。为了应对区域发展不协调的问题,浙江省于2002年正式启动了山海协作工程。山海协作工程中的“山”是指以浙江西南部山区和舟山海岛为主的欠发达地区,“海”是指沿海发达地区和经济发达县(市、区)。山海协作工程以项目合作为中心,以产业梯度转移和要素合理配置为主线,将产业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合理转移以及将欠发达地区剩余劳动力向发达地区有序流动,激发了欠发达地区的经济活力。山海协作工程有效缓解了区域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的问题,促进了浙江省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通过山海协作工程,浙江省加快形成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并且走出了一条相互合作、双向互动、互利共赢的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新路子。本文通过回顾浙江省推进山海协作的历程,总结了山海协作的主要做法和典型模式,同时分析现阶段浙江省在推进山海协作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并进一步给出了深化山海协作的思路与建议。

作者

李昊 ,经济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城乡劳动力流动与就业、人口老龄化和农村养老问题。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推进山海协作的浙江实践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10.72 查看全文 >

VIP免费

章节目录

  • 一 浙江省推进山海协作的历程
    1. (一)山海协作工程的启动阶段(2002年4月至2003年7月)
    2. (二)山海协作工程的实施阶段(2003年8月至2015年10月)
    3. (三)山海协作工程的深化阶段(2015年11月至2017年5月)
    4. (四)山海协作工程的提升阶段(2017年6月至今)
  • 二 浙江省推进山海协作的主要做法
    1. (一)构建“分层次”实施主体
    2. (二)健全“多样性”激励机制
    3. (三)打造“平台型”协作载体
    4. (四)布局“精准性”重点领域
  • 三 浙江省推进山海协作的典型模式
    1. (一)因地制宜,一对一精准援助与帮扶的模式
      1. 1.衢江—鄞州:农特产品消费帮扶模式
      2. 2.三门—温岭:援建乡村振兴示范点模式
    2. (二)优势互补,产业联动发展与共富的模式
      1. 1.武义—海宁:农业产业共富模式
      2. 2.柯城—余杭:产业链共育共兴模式
    3. (三)扩展空间,利用“飞地”共建发展平台的模式
      1. 1.青田—平湖:跨县市建设“消薄飞地”产业园模式
      2. 2.开化—桐乡:“一园多点”开启“生态飞地”共建模式
      3. 3.衢州—杭州:共建衢州海创园推动“科创飞地”新模式
    4. (四)以人为本,基本公共服务优质共享的模式
      1. 1.庆元—嘉善:携手教育资源共享模式
      2. 2.苍南—龙湾:合力打造医疗资源共享模式
  • 四 浙江山海协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1. (一)资源要素不足,限制发展和加剧不平衡
    2. (二)各地交流和认识不足,部分地区协作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
    3. (三)运行机制不够合理,体制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4. (四)产业平台建设存在瓶颈,合作领域不够全面深入
  • 五 深化山海协作的思路与建议
    1. (一)着力在优化发展环境上下功夫
    2. (二)着力在提高思想认知上下功夫
    3. (三)着力在完善工作体系上下功夫
    4. (四)着力在深化平台共建上下功夫
    5. (五)着力在强化产业合作上下功夫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