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发展2022年回顾与2023年展望
摘要
2022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规模持续增长,新增运营里程819.0公里,线网总规模9554.6公里,车站5597座,全年累计完成客运量193.1亿人次、进站量116.9亿人次,受新冠疫情影响显著。2022年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管理体系不断完善,企业管理和技术创新成效不断显现。2022年,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体系进一步建立健全,交通运输部组织发布了4项制度以及4项标准规范,北京、上海、重庆等地出台25项地方标准;各地围绕客运服务、行车组织、设施设备管理、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采取了不少创新性措施,受到了乘客的广泛认可,获得了多项科技奖励。未来一段时间,管理数字化、服务精细化、运营绿色化仍将是行业发展热点。
作者
王先进 ,经济学博士,研究员,现任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院学报《交通运输研究》主编,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副会长兼运营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主要从事交通运输发展战略规划、政策法规和交通文化研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杨新征 ,研究员,现任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城市交通与轨道交通研究中心主任、城市公共交通智能化行业重点实验室主任、全国城市客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新能源汽车国家大数据联盟理事会副理事长、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专家和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公路学会青年专家学术委员会委员。参与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等行业顶层管理制度的设计与建立,主持和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3项、省部级科研项目40项,获中国公路学会(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科学进步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发表决策内参和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实务》等著作及译著10余部,主编和参编国家标准、行业标准10余项。
冯旭杰 ,工学博士、副研究员,现任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城市交通与轨道交通研究中心总工、“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创新团队领衔专家,兼任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运营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全国城市客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等职务。主要从事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方法研究与技术研发工作,承担及参与10余项国家级、省部级科技项目,研究成果支撑交通运输部出台多项制度,参与起草10余项标准规范,先后5次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奖。
胡雪霏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运营管理专业委员会秘书,交通运输部“城市轨道交通智慧运营技术”创新团队核心成员。主要从事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组织、服务质量管理、人员管理等方向研究。主持和参与完成多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交通运输行业重点科技项目,主编和参编国家和行业标准10余项,主编和参编《城市客运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考核真题解析(城市轨道交通篇)》《中国城市客运年报》等10余部著作。
检索正文关键字
章节目录
-
一 2022年城市轨道交通发展
- (一)运营规模接近1万公里
- (二)客运量和进站量受新冠疫情影响有所下降
- (三)运营车公里稳定增长
- (四)配属列车数突破10000列
-
二 城市轨道交通运行基本情况
- (一)不同线路客运强度参差不齐
- (二)部分车站部分时段较为拥挤
- 3.线路平均运距基本持平
- 4.乘客平均出行距离
-
三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服务情况
- (一)最小发车间隔稍有延长
- (二)换乘系数略有增长
- (三)平均旅行速度有所提升
- (四)列车服务可靠度明显提升
-
四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制度及标准化建设
- (一)国家层面
- (二)地方层面
-
五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创新
- (一)客运服务
- 1.推进品牌建设,优化服务举措
- 2.持续提升适老化服务水平
- (二)行车组织
- 1.优化首班车发车车站,提升服务效率
- 2.采用“单向+定点”的行车组织方式
- (三)设施设备管理
- 1.创新能源管理手段,强化绿色低碳技术攻关
- 2.车载信号专业运用大数据手段,改革设备维护模式
- (四)可持续发展
- 1.开展碳排放权交易
- 2.推动设施设备节能改造
- (五)科技奖励情况
- (一)客运服务
-
六 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热点预测
- (一)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绿色节能发展
- (二)“数字化+智能化”,推进智慧轨道交通建设
- (三)城市轨道交通无障碍服务,保障特殊人群出行
相关文献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