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
打造医养结合服务模式,积极应对老龄化挑战
摘要
中国的老龄化同时触发高龄化、空巢化和失能化的困境,妥善解决老龄群体的医疗照护等健康养老需求是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医养结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乡村老龄化带来的系列社会问题,县域医共体建设是医养结合服务创新的重要抓手。我国部分地区开展的医养结合创新模式存在与乡村振兴体系疏离、结构不稳、质量欠佳、责任不清、社会支持不力、有效行动少等问题。以医共体为载体,整合各种养老医疗资源,建立现代医养结合服务模式,是积极应对乡村老龄化、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
检索正文关键字
章节目录
-
一 医养结合应对社会老龄化的意义
- (一)老龄化伴随的社会健康问题需要医养结合解决
- (二)医养结合是乡村振兴背景下有效应对老龄化的重要途径
- (三)县域医共体是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创新的重要抓手
-
二 国外主要医养结合模式及经验借鉴
- (一)英国——基于免费医疗的国家养老服务框架
- (二)日本——基于长期照护保险法的分级医养结合
- (三)美国——基于社区和私人保险的“披萨饼”医养结合
- (四)加拿大——基于卫生体系的医养结合独立服务系统
- (五)国际医养结合的趋势与对我国的启示
- 1.各国医养结合模式都根植于本国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体制
- 2.医养结合具有减少住院、提高生活质量和减少痛苦的层次性目标
- 3.高效的医养结合服务体系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团体力量的共同参与
- 4.“去机构化”的社区综合性养老是医养结合的流行模式
-
三 国内医养结合模式现状、存在的问题
- (一)国内医养结合主要模式及创新
- 1.基于需求评估、社区嵌入式的上海模式
- 2.基于社康中心、盘活基层医养机构资源的深圳模式
- 3.利用大医院和医共体资源提供个性化医养结合服务的重庆模式
- 4.基于长期护理险、强调权责一致的青岛模式
- 5.基于医养结合联合体的“1+1+X”医养融合杭州模式
- (二)与乡村振兴体系存在疏离
- (三)医养结合的结构不稳,质量欠佳,责任不清
- (四)健康生活过程社会支持不力,有效行动少
- (五)健康促进结果的评价体系欠缺,健康养老推进慢
- (六)医共体建设和服务对医养结合的推助不足,效果不彰
- (一)国内医养结合主要模式及创新
-
四 基于医共体的现代化医养结合模式创新
- (一)构建乡村振兴背景下医养结合考核评价体系和奖惩机制
- 1.将医养结合的相关指标融入乡村振兴背景下政府工作目标
- 2.在医共体建设及绩效考核方案中纳入医养结合的相关服务指标
- 3.以购买服务的形式鼓励医共体主动入局医养结合并强化监管
- (二)以责任共同体落实医养保障功能,构建区域医养结合网络
- 1.落实各部门责任,因地制宜探索适合自身的医养结合模式
- 2.利用医共体的医保打包支付优势,提高医养结合服务的保障水平
- 3.加强医养结合方面的健康治理能力,构建医养结合服务网络
- (三)以管理共同体压实健康监测和保护责任,促进医养结合环境改善
- 1.联合疾控和环保部门实施健康影响因素监测,营造舒适宜居的养老环境
- 2.医共体和养老机构共同设计社区急需、老人必需的服务项目并保证其质量
- 3.强化老年人数字化健康管理,打造县域医养结合的信息化平台
- (四)以服务共同体实施因地制宜健康战略,提升医养结合质量
- 1.以医共体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触角将高质量医疗服务辐射至乡村老人
- 2.利用非医疗护理人员的成本优势执行健康管理长处方
- 3.鼓励老年人因地制宜参与社会生产活动
- (五)以利益共同体构建可持续一体化组织,加快医养服务融合
- 1.建立医共体与养老服务机构的利益共建和共享机制
- 2.积极探索长期护理险或养老照护险,以保险促使医养服务供需双强
- (六)打造智能化的医养结合管理平台,形成管理闭环
- 1.在医共体监测体系中融入医养结合相关指标
- 2.建设医养结合智能化管理平台,提高信息化水平
- 3.赋予医养结合指标一定权重,形成管理闭环
- (一)构建乡村振兴背景下医养结合考核评价体系和奖惩机制
-
五 以医共体为抓手促进医养结合发展的启示
- (一)结合行政压力与市场动力,将乡村振兴的医养结合任务传导至医共体组织建设
- (二)构建医共体与养老机构合作机制,实现双赢
- (三)构建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乡村健康医养结合服务体系,促进乡村五重繁荣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