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

北京考古工作新进展与“考古北京”建设

摘要

2023年北京考古工作在考古新发现、考古成果展示与传播、考古遗址保护、考古学术研究、公众考古活动等方面取得新进展。但还存在尚未充分厘清和凸显考古工作在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考古与保护、考古与传播、考古与创新的辩证关系有待进一步诠释和把握;公众考古活动内容与形式不够多元,仍需进一步搭建起公众与考古之间的文化桥梁;考古合作机制建设不足,未能形成多地多部门的考古研究合力等问题。可以将考古工作纳入城市整体发展规划,突出考古事业在历史文化名城与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中的重要性;系统提升保护水平,创新考古遗址管理与利用方式;以人民为中心加强传播,让考古成果更多地惠及群众;提升考古学术研究能力,探索综合性联合研究机制等方面推进北京考古事业的持续发展。

作者

王淑娇 ,博士,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副研究员,首都网络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文艺理论、城市文化。在《外国文学》《中南大学学报》《中国社会科学评价》《外国语文》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1部,主持北京市社科基金项目1项。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北京考古工作新进展与“考古北京”建设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6.9 查看全文 >

VIP免费

章节目录

  • 一 北京考古工作与遗址保护现状
    1. (一)以古为证,助文脉溯源:取得多项考古新发现
    2. (二)以“展”促“传”,扬古都风韵:多渠道强化展示平台建设
    3. (三)持续建设,彰时代新韵:考古成果与遗址保护及修缮
    4. (四)以“研”固本,强理论根基:考古学术研究持续推进
    5. (五)“公众考古”,弘古都文化:推进考古成果全民共享
  • 二 北京考古事业发展与“考古北京”建设问题分析
    1. (一)尚未充分厘清和凸显考古工作在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
    2. (二)考古与保护、考古与传播、考古与创新的辩证关系有待进一步诠释和把握
    3. (三)公众考古活动内容与形式不够多元,仍需进一步搭建起公众与考古之间的文化桥梁
    4. (四)考古合作机制建设不足,未能形成多地多部门的考古研究合力
  • 三 北京考古事业发展与“考古北京”建设对策建议
    1. (一)将考古工作纳入城市整体发展规划,突出考古事业在历史文化名城与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中的重要性
    2. (二)系统提升保护水平,创新考古遗址管理与利用方式
    3. (三)以人民为中心加强传播,让考古成果更多地惠及群众
    4. (四)提升考古学术研究能力,探索综合性联合研究机制

章节图片/图表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