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

虚假诉讼协同智治应用建设调研报告

摘要

近年来,浙江法院大力推进虚假诉讼智能识别、智能监管标准化建设,完善关联案件检索机制,充分运用大数据、信息化手段挖掘线索,深入研发虚假诉讼协同智治监管模块,着力破解虚假诉讼“发现难”“监管难”的问题。浙江法院设计开发建设虚假诉讼协同智治应用,通过智能识别、关联案件等技术手段对虚假诉讼风险进行全面评估、分级评定、分类处置,辅助识别虚假诉讼,从而实现精密防控虚假诉讼的目标效果,并在全省推广运行。在全省法院一体化办案办公平台中,对虚假诉讼高发的领域和人员,加强自动预警,强化虚假诉讼责任告知、证据审查标准、关联案件分析,切实提升防范和打击虚假诉讼能力。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虚假诉讼协同智治应用建设调研报告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5.16 查看全文 >

VIP免费

章节目录

  • 一 建设背景
    1. (一)维护司法权威的现实需要
    2. (二)破解整治虚假诉讼司法实践的难题需要
      1. 1.虚假诉讼甄别难
      2. 2.虚假诉讼标准统一难
      3. 3.虚假诉讼案件跟踪监管难
    3. (三)信息技术为虚假诉讼智能识别提供可能
  • 二 应用建议情况
    1. (一)业务原理:应用设计思路与识别方法
      1. 1.明确重点案由
      2. 2.细化特征处理
      3. 3.标签权重赋值
    2. (二)应用场景:基于法官视角
      1. 1.人案智能画像
      2. 2.风险智能预警
      3. 3.高风险人员名录
      4. 4.分析监管平台
    3. (三)应用成效
  • 三 制度创新
    1. (一)虚假诉讼治理新模式
      1. 1.节点前移,主动获取预警线索
      2. 2.流程再造,实现线索流动互通
      3. 3.改变办案思路,系统了解人案信息
    2. (二)构建诚信诉讼机制
    3. (三)浙江法院司法数据深度应用
    4. (四)一地试用到全域贯通的路径探索
      1. 1.以审判执行工作业务流向为基准线
      2. 2.复用平台能力
      3. 3.组织核查反馈
  • 四 问题与展望
    1. (一)识别准确度仍需提高
    2. (二)识别应用的定位讨论
    3. (三)配套协同机制有待完善

章节图片/图表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