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

中国核能发展与展望(2024)

摘要

本报告全面介绍了2023年我国核能产业发展取得的最新进展。2023年,我国商运核电机组达到55台,全年核电发电量为4333.71亿千瓦时,同比上升了3.98%,在建核电机组规模继续保持世界第一。同时,核能多用途利用场景不断拓展,核能助力实现“双碳”目标作用不断凸显。核能产业链供应链能力持续提升,天然铀生产、核燃料加工、乏燃料与放射性废物管理、核电装备制造、核技术应用等取得新进展。我国核能科技创新取得一系列新成果,“国和一号”示范工程建设持续推进,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已投入商运,扎实推进快堆、聚变堆技术研发。核能国际合作稳步推进,核能行业管理和安全保障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针对核能未来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新挑战,本报告从推动核能规模化发展、强化科技创新引领、明确核能清洁低碳属性、统筹核技术应用产业发展、优化核能发展环境等方面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 [1]张廷克、李闽榕、白云生主编《中国核能发展报告(202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3。
  • [2]杜静玲、赵志祥、刘文平等:《中国核技术应用发展现状与趋势》,《同位素》2018年第3期。
  • [3]高树超:《确保安全前提下积极有序发展核电 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专访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曹述栋》,《中国核电》2021年第3期。
  • [4]黄标:《辐射环境保护的现状分析与对策》,《资源节约与环保》2021年第1期。
  • [5]黄润秋:《凝心聚力 稳中求进 不断开创生态环境保护新局面》,《环境保护》2022年第Z1期。
  • [6]申超波:《原子能肩负促进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使命——专访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格罗西》,《国防科技工业》2023年第6期。
  • [7]《我国首台大功率电子帘加速器正式完成验收》,《辐射防护通讯》2023年第2期。
  • [8]习近平:《以美丽中国建设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求是》2024年第1期。
  • [9]赵松、许春阳、孙晓飞等:《2023年国外核领域十大事件》,《国外核新闻》2024年第2期。
  • [10]曹晨:《加强核技术应用产业创新基础能力建设》,《证券时报》2024年3月8日,第A05版。
  • [11]尚凯元、王林:《法国能源转型“以核为贵”》,《中国能源报》2023年12月25日,第11版。
  • [12]吴长锋、洪敬谱:《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全域联动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科技日报》2024年3月11日,第8版。
  • [13]杨俊峰:《点亮聚变的“第一盏灯”》,《人民日报(海外版)》2023年5月15日,第9版。
  • [14]杨阳腾:《科技锻造“硬实力”》,《经济日报》2022年10月14日,第11版。
  • [15]朱学蕊、刘澄谚:《全国政协委员杨长利:尽早将核电纳入绿色电力体系》,《中国能源报》2024年3月11日,第6版。
  • [1]张廷克、李闽榕、白云生主编《中国核能发展报告(202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3。
  • [2]杜静玲、赵志祥、刘文平等:《中国核技术应用发展现状与趋势》,《同位素》2018年第3期。
  • [3]高树超:《确保安全前提下积极有序发展核电 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专访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曹述栋》,《中国核电》2021年第3期。
  • [4]黄标:《辐射环境保护的现状分析与对策》,《资源节约与环保》2021年第1期。
  • [5]黄润秋:《凝心聚力 稳中求进 不断开创生态环境保护新局面》,《环境保护》2022年第Z1期。
  • [6]申超波:《原子能肩负促进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使命——专访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格罗西》,《国防科技工业》2023年第6期。
  • [7]《我国首台大功率电子帘加速器正式完成验收》,《辐射防护通讯》2023年第2期。
  • [8]习近平:《以美丽中国建设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求是》2024年第1期。
  • [9]赵松、许春阳、孙晓飞等:《2023年国外核领域十大事件》,《国外核新闻》2024年第2期。
  • [10]曹晨:《加强核技术应用产业创新基础能力建设》,《证券时报》2024年3月8日,第A05版。
  • [11]尚凯元、王林:《法国能源转型“以核为贵”》,《中国能源报》2023年12月25日,第11版。
  • [12]吴长锋、洪敬谱:《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全域联动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科技日报》2024年3月11日,第8版。
  • [13]杨俊峰:《点亮聚变的“第一盏灯”》,《人民日报(海外版)》2023年5月15日,第9版。
  • [14]杨阳腾:《科技锻造“硬实力”》,《经济日报》2022年10月14日,第11版。
  • [15]朱学蕊、刘澄谚:《全国政协委员杨长利:尽早将核电纳入绿色电力体系》,《中国能源报》2024年3月11日,第6版。

中国核能发展与展望(2024)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34.41 查看全文 >

VIP免费

章节目录

  • 一 核能产业发展取得新进展
    1. (一)核电产业安全有序加快发展
      1. 1.商运核电机组数量位列全球第三
      2. 2.核能发电量持续保持增长
      3. 3.核电设备利用小时数保持高位
      4. 4.核电机组保持安全运行
      5. 5.核能助力实现“双碳”目标作用不断凸显
      6. 6.我国核电核准项目和开工数量保持较高水平
      7. 7.我国在建核电机组数量和装机容量继续保持世界第一
      8. 8.在建工程安全质量进度有效控制
    2. (二)核能产业链供应链能力持续提升
      1. 1.铀矿找矿行动成果显著
      2. 2.核燃料加工生产运行平稳
      3. 3.乏燃料得到安全有效管理
      4. 4.低放废物处置布局初步形成
      5. 5.核电装备制造持续推进高质量发展
    3. (三)核技术应用产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1. 1.同位素向自主化生产和供应方向全面迈进
      2. 2.加速器技术研发与产能建设取得新突破
      3. 3.放射性药物产能建设与创新研制全面展开
      4. 4.核医疗多款高端装备实现重要节点突破
      5. 5.工业辐照应用持续拓展
      6. 6.核安保持续助力平安中国建设
  • 二 核能科技创新迈上新台阶
    1. (一)先进核能技术实现多领域快速度发展
      1. 1.自主三代核电技术持续升级优化
      2. 2.第四代核电技术科研持续推进
      3. 3.小型压水堆技术取得新突破
      4. 4.聚变核能技术不断取得新进展
    2. (二)持续推进核燃料循环技术创新
      1. 1.铀矿勘查采冶技术取得新进展
      2. 2.核电燃料组件研制稳步推进
      3. 3.退役治理技术研发实力增强
      4. 4.高放废物处置研发进展顺利
    3. (三)共性技术创新提升核科技整体水平
      1. 1.加强基础研究
      2. 2.推进数字化转型
    4. (四)创新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 三 稳步推进国际核能合作
    1. (一)国际多边合作
      1. 1.加强与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合作交流
      2. 2.在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中贡献中国力量
      3. 3.积极与WANO开展合作
      4. 4.积极参加其他重要多边合作
    2. (二)国际双边合作
      1. 1.俄罗斯
      2. 2.法国
      3. 3.巴基斯坦
      4. 4.哈萨克斯坦
      5. 5.纳米比亚
      6. 6.其他国家
  • 四 核能行业管理与安全保障成效显著
    1. (一)核能行业管理推动高质量发展
    2. (二)核与辐射安全监管能力持续提升
    3. (三)核应急管理不断完善
    4. (四)核安保与核材料管制进一步加强
    5. (五)核能行业交流更加广泛
  • 五 面临的形势、挑战与政策建议
    1. (一)持续促进核能规模化发展,助力我国“双碳”目标实现
    2. (二)强化科技创新引领,保障核能可持续发展
    3. (三)出台相关支持政策,推动将核能纳入绿色低碳政策体系
    4. (四)加大统筹规划力度,推动核技术应用产业高质量发展
    5. (五)优化核能发展环境,加强涉核公众沟通和核科普

章节图片/图表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