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
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意识形态批判理论
检索正文关键字
章节目录
-
第一节 大众文化意识形态批判
- 一 阿多诺:“启蒙辩证法”与社会“同一性思考”机制
- 二 操纵、欺骗、辩护:大众文化的消极功能
- (一)意识形态的操纵功能
- (二)意识形态的欺骗功能
- (三)意识形态的辩护功能
- 三 异化的消费及其批判
- (一)霍克海默、阿多诺:文化艺术的商品化
- (二)马尔库塞:广告刺激下的虚假需求
- (三)弗洛姆:消费成为人们“幻想”的满足
-
第二节 科技意识形态批判
- 一 霍克海默:工具理性批判
- 二 马尔库塞:“新感性”对“单向度”思维的超越
- (一)人们在科学技术带来的标准化生产中丧失了反抗精神
- (二)人们被统治者打造的虚假的需求所同化
- (三)科技带来的新的生活方式掩盖了阶级差别
- 三 哈贝马斯:在交往中重建理性
-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位的生产力”
- (二)科学和技术发挥意识形态作用的方式有别于传统意识形态
- (三)交往理性对科技意识形态的超越——理性重建
-
第三节 弗洛姆社会心理学维度的意识形态批判
- 一 社会性格学说
- (一)何谓社会性格
- (二)社会性格的功能和种类
- 二 社会无意识理论
- (一)“社会无意识”概念的形成
- (二)“社会过滤器”
- 三 “逃避自由”与人道主义“构想”
- (一)现代人逃避自由的心理机制及其形成过程
- (二)法西斯主义意识形态批判
- (三)健全的人与健全的社会:弗洛姆的人道主义构想
- 一 社会性格学说
- 本章小结
相关文献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