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

民族文化与社会发展

摘要

民族文化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本质上是意识形态与社会存在之间的关系。虽然民族文化最终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但是它对人类社会行为会产生巨大的影响。韦伯通过新教伦理、印度教伦理、儒教伦理与相应社会发展道路之间关系的考察、分析,证明了这一观点。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一定要建设好与之相应的民族文化,而这就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它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深厚资源,并汲取世界先进文化的精华。

作者

王善英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9,第525页。
  • [2]〔德〕韦伯:《中国的宗教;宗教与世界》,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第477页。
  • [3]洪镰德:《从韦伯看马克思:现代两大思想家的对垒》,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9,第165~166页。
  • [4]〔德〕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韩水法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第26页。
  • [5]〔德〕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黄晓京、彭强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第24~25页。
  • [6]〔德〕韦伯:《宗教社会学》,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第265页。
  • [7]〔德〕马尔库塞:《现代文明与人的困境——马尔库塞文集》,李小兵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第82页。
  • [8]〔美〕帕森斯:《现代社会的结构与过程》,梁向阳译,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第113页。
  • [9]〔德〕韦伯:《印度的宗教——印度教与佛教》,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第457~458页。
  • [10]〔德〕韦伯:《印度的宗教——印度教与佛教》,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第457页。
  • [11]〔德〕韦伯:《印度的宗教——印度教与佛教》,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第185页。
  • [12]〔德〕韦伯:《印度的宗教——印度教与佛教》,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第214页。
  • [13]〔德〕韦伯:《印度的宗教——印度教与佛教》,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第216页。
  • [14]〔德〕韦伯:《中国的宗教;宗教与世界》,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第232页。
  • [15]〔德〕韦伯:《中国的宗教;宗教与世界》,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第233页。
  • [16]〔德〕韦伯:《中国的宗教;宗教与世界》,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第243页。
  • [17]张岂之主编《中国思想史》(上卷),西北大学出版社,2011。
  • [18]《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2009,第696页。
  • [19]《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2009,第698页。
  • [20]《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2009,第694页。
  • [21]《人民日报》2014年2月26日第1版。
  • [22]《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2009,第533页。
  • [23]《人民日报》2014年2月18日第1版。
  • [2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八卷),人民出版社,2009,第170页。
  • [25]《人民日报》2013年8月21日第1版。

民族文化与社会发展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4.76 查看全文 >

VIP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