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

天台教主智者大师像赞

关键词

作者

明 智旭 智旭(1599~1655):灵峰蕅益沙门,字蕅益,号八不道人,俗姓钟,明末吴县木渎(今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木渎镇)人。关于生平事迹,其自撰《八不道人传》云:“八不道人,震旦之逸民也。古者有儒有禅有律有教,道人既蹴然不敢。今亦有儒有禅有律有教,道人又艴然不屑,故名八不也。俗姓钟,名际明,又名声,字振之。先世汴梁人,始祖南渡,居古吴木渎。母金氏,以父岐仲公,持白衣大悲咒十年,梦大士送子而生,盖万历二十七年己亥(1599)五月三日亥时也。七岁茹素,十二岁就外傅闻圣学,即千古自任,誓灭释老。开酒,作论数十篇辟异端,梦与孔颜晤言。十七岁,阅《自知录序》,及《竹窗随笔》,乃不谤佛,取所著辟佛论焚之。二十岁,诠《论语》至天下归仁,不能下笔,废寝忘餐三昼夜,大悟孔颜心法。冬丧父,闻《地藏本愿》,发出世心。二十二岁,专志念佛,尽焚窗稿二千余篇。二十三岁,听《大佛顶经》,谓世界在空,空生大觉,遂疑何故有此大觉,致为空界张本,闷绝无措。但昏散最重,功夫不能成片,因决意出家,体究大事。二十四岁,梦礼憨山大师,哭恨缘悭,相见太晚。师云:此是苦果,应知苦因。语未竟,遽请曰:弟子志求上乘,不愿闻四谛法。师云:且喜居士有向上志,虽然不能如黄蘗、临济,但可如岩头、德山。心又未足,拟再问,触声而醒。因思古人安有高下,梦想妄分别耳。一月中,三梦憨师,师往曹溪,不能远从。乃从雪岭师剃度,命名智旭。雪师,憨翁门人也。夏秋,作务云栖,闻古德法师讲《唯识论》,一听了了,疑与《佛顶》宗旨矛盾。请问,师云:性相二宗,不许和会。甚怪之,佛法岂有二歧耶?一日问古师云:不怕念起,只怕觉迟。且如中阴入胎,念起受生,纵令速觉,如何得脱?师云:汝今入胎也未?道人微笑。师云:入胎了也。道人无语。师云:汝谓只今此身,果从受胎时得来者耶?道人流汗浃背,不能分晓,竟往径山坐禅。次年夏,逼拶功极,身心世界,忽皆消殒。因知此身,从无始来,当处出生,随处灭尽,但是坚固妄想所现之影,刹那刹那,念念不住,的确非从父母生也。从此性相二宗,一齐透彻,知其本无矛盾,但是交光邪说,大误人耳。是时一切经论,一切公案无不现前,旋自觉悟,解发非为圣证,故绝不语一人。久之则胸次空空,不复留一字脚矣。二十六岁,受菩萨戒。二十七岁,遍阅律藏,方知举世积讹。二十八岁,母病笃,四刲肱不救,痛切肺肝。葬事毕,焚弃笔砚,矢往深山。道友鉴空,留掩关于松陵,关中大病,乃以参禅工夫,求生净土。三十岁,出关朝海,将往终南,道友雪航,愿传律学。留住龙居,始述《毗尼事义集要》,及梵室偶谈。是年遇惺谷、归一两友,最得交修之益。三十一岁,送惺谷至博山薙发,随无异禅师至金陵,盘桓百有十日,尽谙宗门近时流弊,乃决意宏律。然律解虽精,而烦恼习强,躬行多玷,故誓不为和尚。三十二岁,拟注《梵网》,作四阄问佛,一曰宗贤首,二曰宗天台,三曰宗慈恩,四曰自立宗,频拈得台宗阄。于是究心台部,而不肯为台家子孙。以近世台家,与禅宗、贤首、慈恩各执门庭,不能和合故也。三十三岁秋,惺谷、壁如二友去世,始入灵峰(今浙江北部安吉县城西南白水湾乡灵峰山,古称北天目)过冬,为作请藏因缘。三十五岁,造西湖寺,述《占察行法》。三十七岁,住武水,述《戒消灾略释》、《持戒犍度略释》、《盂兰盆新疏》。三十八岁,住九华,次年述《梵网合注》。四十一岁,住温陵,述《大佛顶玄义》、《文句》。四十二岁,住漳州,述《金刚破空论》、《蕅益三颂》、《斋经科注》。四十四岁,住湖州,述《大乘止观释要》。四十六岁,住灵峰,述《四十二章经》、《遗教经》、《八大人觉解》。四十七岁,住石城,述《周易禅解》。是秋,住祖堂。越二年,述《唯识心要》、《相宗八要直解》、《弥陀要解》、《四书蕅益解》。五十一岁冬,返灵峰,述《法华会义》。次年,述《占察疏》,重治《律要》。五十四岁,住晟溪,草《楞伽义疏》,迁长水而始竟。尚有《阅藏知津》、《法海观澜》,《圆觉》、《维摩》、《起信》诸疏,厥愿未完,姑俟后缘而已。生平尝有言曰:汉宋注疏盛,而圣贤心法晦,如方木入圆窍也。《随机羯磨》出,而律学衰,如水添乳也。《指月录》盛行,而禅道坏,如凿混沌窍也。《四教仪》流传,而台宗昧,如执死方医变证也。是故举世若儒若禅若律若教,无不目为异物,疾若寇雠。道人笑曰:知我者,唯释迦、地藏乎?罪我者,亦唯释迦、地藏乎?孑然长往,不知所终。”《嘉兴藏》第36册,第253页上至下。旭师示寂后,门人成时编辑其遗文为《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十卷,并于清顺治十二年(1655)撰记曰:“《灵峰蕅益大师自传》,成于壬辰(清顺治九年,即1652年)腊月,次年癸巳(1653),老人五十五岁,夏四月,入新安,结后安居,于歙浦天马院,著《选佛谱》,阅《宗镜录》,删正法涌、永乐、法真诸人所窜杂说,引经论之误,及历来写刻之讹,于三百六十余问答,一一定其大义,标其起尽。阅完,作《校定宗镜录跋》四则。又汰《袁宏道集》,存一册,名《袁子》。秋八月,游黄山白岳诸处。冬复结制天马,著《起信裂网疏》。次年五十六岁甲午(1654),于正月应丰南仁义院请,法施毕,出新安。二月后褒洒陀日,还灵峰,夏卧病,选《西斋净土诗》,制赞补入《净土九要》,名《净土十要》。夏竟,病愈。七月,述《儒释宗传窃议》。八月,续阅大藏竟。九月,成《阅藏知津》、《法海观澜》二书。冬十月病,复有《独坐书怀》四律,中有庶几二三子,慰我一生思之句。十一月十八日,有《病中口号偈》。腊月初三,有《病闲偶成》一律,中有名字位中真佛眼,未知毕竟付何人之句。是日,口授遗嘱,立四誓,命以照南、等慈二子传五戒。菩萨戒,命以照南、灵晟、性旦三子代座代应请。命阇维后,磨骨和粉面,分作二分,一分施鸟兽,一分施鳞介,普结法喜,同生西方。十三,起净社,有愿文,嗣有《求生净土偈》六首。除夕,有《艮六居铭》,有偈。乙未(清顺治十二年,即1655年)元旦,有偈二首。二十日病复发,二十一日晨起病止。午刻,趺坐绳床角,向西举手而逝。时生年五十七岁,法腊三十四。僧夏从癸亥(明天启三年,即1623年)腊月,至癸酉(明崇祯六年,即1633年)自恣日,又从乙酉(清顺治二年,即1645年)春,至今乙未(1655)正月,共计夏十有九。丁酉(清顺治十四年,即1657年)冬,门人如法荼毗,发长覆耳,面貌如生,趺坐巍然,牙齿俱不坏,因不敢从粉骴遗嘱,奉骨塔于灵峰之大殿右(丁酉下四十二字,系戊戌,即1658年春荼毗后补记)。呜呼,痛哉!世闲眼灭,正法幢摧,恶心向佛之魔邪,谁与救正?好心遭毒之男女,谁与扶持?良以吾辈业重,不能感哲人久住故耳。老人传末云:尚有《阅藏知津》、《法海观澜》,《圆觉》、《维摩》、《起信》诸疏,厥愿未完,姑俟后缘。又阅藏毕,然香愿文中云:一者,窃见南北两藏,并皆模糊失次,或半满不辨,或经论互名,或真讹不分,或巧拙无别,虽有宋朝法宝标目,明朝汇目义门,并未尽美尽善。今辄不揣,谬述《阅藏知津》、《法海观澜》二书,傥不背佛旨,乞得成就流通。二者,如《圆觉》、《维摩》、《弥陀》、《地藏》乃至《大涅槃经》,夙有微愿,再加解释,并僧史宝训,亦愿增修,仰求庇护,令得速成。又定嗣注经目,有《行愿品续疏》、《圆觉经新疏》、《无量寿如来会疏》、《观经疏钞录要》、《十轮经解》、《贤护经解》、《药师七佛经疏》、《地藏本愿经疏》、《维摩补疏》、《金光明最胜王经续疏》、《同性经解》、《无字法门经疏》、《十二头陀经疏》、《仁王续疏》、《大涅槃合论》、《四阿含节要》、《十善业道经解》、《发菩提心论解》、《摩诃止观辅行录要》、《僧史删补》、《缁门宝训》,共二十一种。上三处所列,唯《阅藏知津》、《法海观澜》、《起信疏》告成,余俱不可复得矣。”《嘉兴藏》第36册,第253页下至第254页中。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天台教主智者大师像赞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0.27 查看全文 >

VIP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