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

论唐君毅先生对儒墨之调和

摘要

唐君毅先生在1971年《新亚书院学术年刊》上发表《辨墨学中之义道》一文,该文经修订后,收入《中国哲学原论·原道篇》,改名为《墨子之义道》,并分为上、下两章。该文是唐先生在几部《中国哲学原论》中唯一系统讨论墨家学说思想的文本,也是第二代新儒家学者著作中少有的关于墨家学说的研究成果。[]与往常不同,唐先生以“义道”为墨家思想之内核,而“兼爱”等其他种种皆为此内核之衍生;进而,他通过“义道”与“仁道”的比较来判定儒墨之是非,这与常见的“仁爱”与“兼爱”之别或“天理”与“天志”之别的论述大有不同。唐先生通过《墨子之义道》一文,重新解释了儒墨学说之特质,并通过“仁道”与“义道”之对照来诠释儒墨之别。通过唐先生全新的解读,笔者发现儒墨之间的隔阂与对立似乎不再那么明显,“儒墨之是非”亦渐趋于调和,最终形成“儒墨互补”的景象。

作者

王顺然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 [1]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原道篇》,新亚研究所、(台北)学生书局,1984,第150~209页。
  • [2]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原道篇》,新亚研究所、(台北)学生书局,1984,第152页。
  • [3]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原道篇》,新亚研究所、(台北)学生书局,1984,第181页。
  • [4]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原道篇》,新亚研究所、(台北)学生书局,1984,第155、156、159页。
  • [5]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原道篇》,新亚研究所、(台北)学生书局,1984,第156页。
  • [6]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原道篇》,新亚研究所、(台北)学生书局,1984,第158页。
  • [7]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原道篇》,新亚研究所、(台北)学生书局,1984,第158页。
  • [8]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原道篇》,新亚研究所、(台北)学生书局,1984,第158页。
  • [9]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原道篇》,新亚研究所、(台北)学生书局,1984,第166页。
  • [10]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原道篇》,新亚研究所、(台北)学生书局,1984,第161页。
  • [11]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原道篇》,新亚研究所、(台北)学生书局,1984,第156页。
  • [12](清)孙诒让:《墨子闲诂》,中华书局,2009,第435页。本文所摘录《墨子》文本皆以《墨子闲诂》为准,下文只注篇名。
  • [13]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原道篇》,新亚研究所、(台北)学生书局,1984,第156页。
  • [14]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原道篇》,新亚研究所、(台北)学生书局,1984,第162页。
  • [15]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原道篇》,新亚研究所、(台北)学生书局,1984,第164页。
  • [16]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原道篇》,新亚研究所、(台北)学生书局,1984,第163页。
  • [17]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原道篇》,新亚研究所、(台北)学生书局,1984,第172页。
  • [18]蔡仁厚:《墨家哲学》,东大图书出版公司,1978,第57页。
  • [19]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原道篇》,新亚研究所、(台北)学生书局,1984,第167页。
  • [20]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原道篇》,新亚研究所、(台北)学生书局,1984,第177页。
  • [21]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原道篇》,新亚研究所、(台北)学生书局,1984,第178页。
  • [22]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原道篇》,新亚研究所、(台北)学生书局,1984,第186页。
  • [23]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原道篇》,新亚研究所、(台北)学生书局,1984,第186页。
  • [24]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原道篇》,新亚研究所、(台北)学生书局,1984,第188页。
  • [25]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原道篇》,新亚研究所、(台北)学生书局,1984,第192页。
  • [26]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原道篇》,新亚研究所、(台北)学生书局,1984,第198页。
  • [27]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原道篇》,新亚研究所、(台北)学生书局,1984,第200页。

论唐君毅先生对儒墨之调和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7.47 查看全文 >

VIP免费

论文目录

  • 引论:《墨子之义道》一文之写作背景
  • 一 儒家的“仁道”及“主观化并特殊化其仁爱之表现”的由来
  • 二 墨家“义道”之“普遍化”“客观化”等概念的建立与“兼爱”之表现
  • 三 “义道”之“兼爱”与墨家“非攻”“节用”“明鬼”等概念之关系
  • 四 由“尚贤”“尚同”见“义道”及于“天志”“鬼神”“非命”等
  • 结论:论墨学“义道”之大及儒墨相和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