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

法学博雅教育探索

摘要

“法者,天下之公器。”法科学生毕业后,将从事与法律有关的工作,事关社会公平之实现,必须德才兼备。其在校阶段所阅读、所思考、所践行、所操作的内容,都应服务于该教育目标,即保障其未来成为一个内有仁德、外具才干的卓越法律人。因此法学教育不能仅限于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而应将人文精神培养和仁德之信念培育作为重中之重。有法律知识和技能而仁德不足,将有害于法治社会之建设。博雅教育借鉴古今中外培养健全人格之方法和经验,通过人文经典的系统阅读和援助社会弱者的公益服务,使法科学生能够在进入职业领域之前,充分思考安身立命之基、法律职业之眼、人生重大抉择之秤,使自己既具有人文精神又具有卓越技能,从而在未来法律职业生涯中稳如磐石。

作者

韩桂君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法学系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劳动法、社会保障法、国学。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 [1]〔古罗马〕西塞罗:《论共和国 论法律》,王焕生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第32页。
  • [2]〔古罗马〕西塞罗:《论共和国 论法律》,王焕生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第17页。
  • [3]傅佩荣:《解读论语》,上海三联书店,2007,第190页。
  • [4]《礼记·孝经》,胡平生、陈美兰译注,中华书局,2007,第114~116页。
  • [5]哈佛委员会:《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第2页。
  • [6]〔英〕密尔:《功利主义》,刘富胜译,光明日报出版社,2007,第16~17页。
  • [7]《礼记·孝经》,胡平生、陈美兰译注,中华书局,2007,第115~116页。
  • [8]傅佩荣:《解读论语》,上海三联书店,2007,第14页。
  • [9]傅佩荣:《解读论语》,上海三联书店,2007,第178页。
  • [10]傅佩荣:《解读论语》,上海三联书店,2007,第290~300页。
  • [11]李光地撰《周易折中》,刘大钧整理,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14,第562页。

法学博雅教育探索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5.39 查看全文 >

VIP免费

论文目录

  • 一 博雅教育培养完整人格之精英
    1. (一)古希腊罗马博雅教育培养精英公民
    2. (二)中华古典教育培养为政以德的谦谦君子
    3. (三)法学博雅教育是培养具有人文精神的卓越法律人
  • 二 博雅教育使法科毕业生成为德才兼备的卓越法律人
    1. (一)对法科学生开展博雅教育的必要性
    2. (二)四年博雅教育培养卓越法律人的可行性
      1. 1.法科学生具有追求卓越的主动性
      2. 2.传统课堂与诊所课堂相配合培养法科学生责任意识和行动力
      3. 3.国家与学校都非常重视法学教育创新和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4. 4.博雅教育使学生气质发生变化
  • 三 法学本科生博雅教育项目实施过程
    1. (一)选拔博雅教育项目成员
    2. (二)首次会议申明博雅教育项目宗旨和具体实现方式
    3. (三)定期读书会是博雅教育项目之核心
    4. (四)参加法律诊所课堂训练基本法律职业技能
    5. (五)以法律援助中心为平台开展实战型实验教学
    6. (六)鼓励多种形式的国际交流
  • 四 实施效果显著
    1. (一)硬性的短期指标效果显著
    2. (二)博雅教育的软性评价标准是仁德之养成
  • 五 博雅教育实施之经验
    1. (一)实证研究表明法学本科生博雅教育可行
    2. (二)选取东西方经典文献是训练深度思维和培养人文精神之有效途径
    3. (三)定期读书会是锻炼意志力和有条理阐述观点能力的关键环节
    4. (四)读书报告要以严格学术论文为标准撰写
    5. (五)以真实案件为素材撰写学术论文
    6. (六)教师诚而行之:全程了解学生在不同阶段的需要并妥当引导
  • 六 结语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