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

实际应用

关键词

作者

刘宇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可持续发展管理、能源经济、气候变化及国际贸易等。
肖敬亮 ,男,深圳英飞咨询有限公司资深经济分析师。2003年获得赫特福德大学计算机硕士学位,2004年获取兰卡斯特大学运筹学硕士学位,2009年在莫纳什大学CoPS中心获取经济学博士学位。
邓祥征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二级)、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陆表环境管理研究室主任、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特聘研究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先后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新西兰沃卡托大学获得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环境经济学博士学位,长期从事资源管理与政策、环境与生态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区域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巴德里·戈帕拉克里希南(Badri Narayanan)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 2050中国能源和碳排放研究课题组编著《2050中国能源和碳排放报告》,科学出版社,2009。
  • 曹亮、曾金玲、陈勇兵:《CAFTA框架下的贸易流量和结构分析——基于GTAP模型的实证研究》,《财贸经济》2010年第4期,第76~84页。
  • 陈文颖、高鹏飞、何建坤:《用中国MARKAL-MACRO模型研究碳减排对中国能源系统的影响》,《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第3期,第342~346页。
  • 陈锡进:《“全球经济再平衡”与中国经济战略调整——基于国际分工体系重塑视角的分析》,《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9年第6期,第62~67页。
  • 程国强、刘合光:《多哈农业谈判:取消出口补贴的影响分析》,《管理世界》2006年第7期,第61~84页。
  • 丁仲礼、段晓男、葛全胜:《2050年大气CO2浓度控制:各国排放权计算》,《中国科学:D辑》2009年第8期,第1009~1027页。
  • 高静:《美洲自由贸易区对东亚经济的影响》,《拉丁美洲研究》2006年第1期,第32~37页。
  • 国际能源署:《世界能源展望》,2010。
  • 韩一杰、刘秀丽:《中国二氧化碳减排的增量成本测算》,《管理评论》2010年第6期,第100~105页。
  • 何建武、李善同:《二氧化碳减排与区域经济发展》,《管理评论》2010年第6期,第9~16页。
  • 黄季焜、李宁辉:《中国农业政策分析预测模型》,《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第30~41页。
  • 黄季焜、徐志刚、李宁辉、Scott Rozelle:《贸易自由化与中国的农业、贫困和公平》,《农业经济问题》2005年第7期,第9~15页。
  • 黄季焜、杨军:《全球贸易自由化对中国和世界经济的影响》,《地理科学进展》2005年第1期,第1~10页。
  • 黄鹏、金柳燕:《基于GTAP模型对多哈回合非农产品关税减让可能效应的一般均衡分析》,《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2010年第1期,第12~18页。
  • 姜克隽:《中国2050年低碳情景和低碳发展之路》,《中外能源》2009年第6期,第21~26页。
  • 姜克隽、胡秀莲、刘强:《2050低碳经济情景预测》,《环境保护》2009年第24期,第28~30页。
  • 雷达:《全球经济再平衡》,《中国物流与采购》2010年第8期,第4~10页。
  • 李丽、陈迅、邵兵家:《韩美自由贸易协定全面实施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a年第8期,第30~36页。
  • 李丽、邵兵家、陈迅:《中印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中国及世界经济影响研究》,《世界经济研究》2008b年第2期,第22~28页。
  • 李丽、邵兵家、陈迅:《中国—新西兰自由贸易区的建对双方经济影响的计量研究》,《国际贸易问题》2008c年第3期,第49~54页。
  • 李娜、石敏俊、袁永娜:《低碳经济政策对区域发展格局演进的影响—基于动态多区域CGE模型的模拟分析》,《地理学报》2010年第12期,第1569~1580页。
  • 李众敏、唐忠:《东亚区域合作对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研究》,《中国农村观察》2006年第3期,第10~15页。
  • 李众敏、吴凌燕:《多哈回合对中国农业的影响:基于全球贸易分析模型(GTAP)的初步评估》,《世界经济》2007年第2期。
  •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编《全球环境展望4:旨在发展的环境》,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
  •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类发展报告2009/10——迈向低碳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未来》,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10。
  • 林海:《贸易自由化与中国农产品贸易、农业收入和贫困》,中科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博士学位论文,2007。
  • 刘宇:《食糖市场干预和多哈贸易自由化对中国不同地区农民收入的影响》,中科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博士学位论文,2008。
  • 潘宏胜、林艳红:《加强国际汇率政策协调促进全球经济平衡发展》,《中国货币市场》2009年第6期,第8~17页。
  • 渠慎宁、郭朝先:《基于STIRPAT模型的中国碳排放峰值预测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年第12期,第10~15页。
  • 阮建平:《经济与安全再平衡下的美国对华政策调整》,《东北亚论坛》2011年第1期,第60~67页。
  • 宋国友:《全球经济平衡增长与中美关系的未来》,《现代国际关系》2010年第1期,第1~7页。
  • 宋玉华:《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再平衡及其挑战》,《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0年第5期,第73~80页。
  • 孙治宇:《世界经济再平衡和美国套利》,《世界经济研究》2010年第8期,第9~15页。
  • 谈茜:《双边FTA谈判的策略选择模型与实证分析》,《世界经济研究》2010年第12期,第72~78页。
  • 王灿、陈吉宁、邹骥:《基于CGE模型的CO2减排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第12期,第34~38页。
  • 王飞:《上海合作组织建立自由贸易的GTAP模型分析》,商务部贸研院《上海合作组织自由区可行性研究》,2008。
  • 王英凯:《全球经济再平衡下的贸易保护主义对中国出口的挑战》,《国际经济观察》2010年第9期,第97~99页。
  • 魏巍、魏超:《中韩FTA的预期宏观经济效应——基于动态GTAP模型的分析》,《山东经济》2009年第5期,第127~130页。
  • 吴凌燕、李众敏:《美国参与东亚区域合作对中国的影响研究》,《财贸研究》2007年第6期,第67~72页。
  • 夏先良:《中美贸易不平衡、人民币汇率与全球经济再平衡》,《中国经贸》2010年第7期,第11~20页。
  • 杨军:《转基因水稻生产对国内经济和国际贸易的影响》,中科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博士学位论文,2005。
  • 杨军、黄季焜、仇焕广:《建立中国和澳大利亚自由贸易区的经济影响分析及政策建议》,《国际贸易问题》2005年第11期,第65~70页。
  • 杨欣、武拉平:《美韩自由贸易协定对中韩农产品贸易的潜在影响》,《中国农村经济》2010年第7期,第12~18页。
  • 余永定:《美国经济再平衡与贸易保护主义》,《今日财富》(金融版)2009年第11期,第64~68页。
  • 岳超、王少鹏、朱江玲:《2050年中国碳排放量的情景预测-碳排放与社会发展Ⅳ》,《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第4期,第517~524页。
  • 张海森、杨军:《美国取消棉花补贴对世界及我国棉业经济的影响》,《农业经济问题》2006年第1期,第75~78页。
  • 张海森、杨军:《自由贸易区对我国棉花产业的总体影响——基于GTAP的一般均衡分析》,《农业经济问题》2008年第10期,第73~78页。
  • 周曙东、胡冰川、吴强、崔奇峰:《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区域农产品贸易的动态影响分析》,《管理世界》2006年第10期,第14~21页。
  • 周伟、米红:《中国能源消费排放的CO2测算》,《中国环境科学》2010年第8期,第1142~1148页。
  • 周小川:《全球经济失衡与中国经济发展》,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第3~5页。
  • 朱永彬等:《基于经济模拟的中国能源消费与碳排放高峰预测》,《地理学报》2009年第8期,第935~944页。
  • 朱宇:《WTO多哈回合谈判的前景:一个博弈的视角》,《世界经济研究》2007年第7期,第47~51页。
  • Anderson K.,Huang J.,Ianchovichina E.,“Will China’s WTO Accession Worsen Farm Household Income?” China Economic Review,2004,15:443-456.
  • Anderson K.,Peng C.Y.,“Feeding and Fueling China in the 21st Century,” World Development,1998,26(8):1413-1429.
  • Bordo D.Michael,Historical Perspective on Global Imbalances,NBER Working Papers 10992,2005:54-63.
  • Carter C.A.,Estrin A.,China’s Trade Integration and Imapcts on Factor Markets,Mimeo,University of California,Davis,January,2001.
  • Ciuriak D.,Xiao J.,“The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Evaluating the ‘Landing Zone’ for Negotiations,” Social Science Electronic Publishing,2015.
  • Ciuriak Dan,Shenjie Chen,“Preliminary Assessment of the Economic Impacts of a Canada-Korea Free Trade Agreement,” in Trade Policy Research 2007,Dan Ciuriak,ed.,Ottawa:Department of Foreign Affairs and International Trade,2008:187-234.
  • Dixon Peter B.,Maureen T.Rimmer,“Forecasting and Policy Analysis with a Dynamic CGE Model of Australia,” Centre of Policy Studies,Monash University,1998.
  • Drysdale Peter,“Charting a Course for Asian Integration and Security,” East Asia Forum,24 February,2014.
  • E.Ianchovichina,T.L.Walmsley,Dynamic Modeling and Applications for Global Economic Analysi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2).
  • Elena Ianchovichina,Robert McDougall,Theoretical Structure of Dynamic GTAP,GTAP Working Paper No.17,2001:1-74.
  • Falconer C.,Revised Draft Modalities for Agriculture’s Chairman’s Draft,Committee on Agriculture,Special Session,World Trade Organization,August,2007.
  • Fouré Jean,Agnès Benassy-Quere,Lionel Fontagné,The Great Shift:Macroeconomic Projections for the World Economy at the 2050 Horizon,CEPII Working Paper,March,2012.
  • Fox Alan K.,William Powers,Ashley Winston,“Textile and Apparel Barriers and Rules of Origin in a Post-ATC World,” U.S.International Trade Commission,Office of Economics Working Paper,No.2007-06-A,June,2007.
  • Francois Joseph F.,Laura M.Baughman,“U.S.-Canadian Trade and U.S.State-Level Production and Employment,” in Trade Policy Research 2004,John M.Curtis,Dan Ciuriak,eds.,Ottawa:Foreign Affairs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Canada,2005:159-186.
  • Fukui Tania,Csilla Lakatos,“A Global Database of Foreign Affiliate Sales,” GTAP Research Memorandum,24 August,2012.
  • Garnaut R.,Howes S.,Jotzo F.et al.,“Emissions in the Platinum Age:The Implications of Rapid Development for Climate-change Mitigation,” Oxford Review of Economic Policy,2008,24(2):377-401.
  • Gilbert John P.,“GTAP Model Analysis:Simulating the Effect of a Korea-U.S.FTA Using 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 Techniques,in Free Trade between Korea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 Bom Choi,Jeffrey J.Schott,eds.,Washington D.C.: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2004:Appendix B 89-118.
  • Gingrich S.,Kušková P.,Steinberger J.K.,“Long-term Changes in CO2 Emissions in Austria and Czechoslovakia:Identifying the Drivers of Environmental Pressures,” Energy Policy,2011,39(2):535-543.
  • Hertel T.W.,“Global Trade Analysis:Modeling and Applications,” Gtap Books,1997.
  • Hoekm an,B.,Ng,F.,Olarreaga,M.,“Eliminating Excess Tariffs on Exports of Least Developed Countries,” World Bank Economic Review,16,January,2002:1-21.
  • Huang J.,L.Zhang,Q.Li,H.Qiu,National and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Scenarios for China’s Food Economy Projections in the 21st Century,IIASA Working Paper,2003.
  • Huang J.,Rozelle S.,Chang M.,“Tracking Distortions in Agriculture:China and Its Accession to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The World Bank Economic Review,2004,18(1):59-84.
  •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Energy Statistics,2011,http://www.iea.org/Textbase/stats/index.asp.
  • Laborde D.,The MacmapHS6 Database and the Bound Tariffs Database,Presentation in Workshop on Trade and China’s Agriculture,World Bank Office in Beijing,March,2007.
  • Lakatos C.,Walmsley T.A.,“Global Multi-sector Multi-region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Database for GTAP,” Gtap Research Memoranda,2010.
  • Li S.,Zhai F.,Wang Z.,The Global and Domestic Imapct of China Joining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A Project Report,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er,the State Council,China,1999.
  • Liang Q.M.,Wei Y.M.,“Distributional Impacts of Taxing Carbon in China:Results from the CEEPA Model,” Applied Energy,2012,92:545-551.
  • Liu J.,Feng T.,Yang X.,“The Energy Requirements and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of Tourism Industry of Western China:A Case of Chengdu City,” 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2011,15(6):2887-2894.
  • Masahiro Kawai,Fan Zhai,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Japan-United States Integration amid Global Rebalancing:A 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 Analysis,ADBI Working Paper 152,Tokyo:Asian Development Bank Institute,2009:11-18.
  • McKinnon Ronald,Schnabl Gunther,China’s Financial Conundrum and Global Imbalances,BIS Working Papers,No.277,March,2009:23-29.
  • Ohara T.,Akimoto H.,Kurokawa J.et al.,“An Asian Emission Inventory of Anthropogenic Emission Sources for the Period 1980-2020,” Atmospheric Chemistry and Physics,2007,7(16):4419-4444.
  • Petri Peter A.,Michael G.Plummer,Fan Zhai,“The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and Asia-Pacific Integration:A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East-West Center Working Paper 119,24 October,2011,Updated 2013.
  • Thomas Hertel,David Hummels,Maros Ivanic et al.,“How Confident Can We Be of CGE-based Assessments of Free Trade Agreements?” Economic Modelling,2007,24(4):611-635.
  • Toth F.,G.Cao,E.Hizsnyk,Regional Population Projection for China,CHINAGRO Project:Report of WP1.8,2003.
  • USTR,2014,Vietnam,NTE Report.
  • Van Meijl H.,Van Tongeren V.,International Diffusion of Gains from Biotechnology and the European Union’s Common Agricultural Policy,Paper Prepared for the 5th Annual Conference on Global Economic Analysis,Taibei,Taiwan,2002.
  • Van Tongeren F.,Huang J.,China’s Food Economy in the Early 21st Century,Report 6.04,Agricultural Economics Research Institute,the Hague,2004.
  • Walmsley T.L.,Strutt,A.,Trade Sectoral Impacts of the Financial Crisis:A Dynamic CGE Analysis,Paper Presented at Thirteenth Annual Conference on Global Economic Analysis,Bangkok,Thailand,2010.
  • Walmsley T.L.,V.D.Betina,A.M.Robert,A Base Case Scenario for the Dynamic GTAP Model,Center for Global Trade Analysis,Purdue University,West Lafayette,2000.
  • Wang Z.H.,Zeng H.L.,Wei Y.M.et al.,“Regional Total Factor Energy Efficiency: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Industrial Sector in China,” Applied Energy,2012,97:115-123.
  • World Bank,Development Data Group. http://data.worldbank.org/.
  • WTO,Trade Policy Review:Vietnam,Report of the Secretariat,WT/TPR/S/287,13 August,2013.
  • Yi H,Hao J,Tang X.,“Atmospheric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China:Current Status,Developmental Trend and Research Emphasis,” Energy Policy,2007,35(2):907-915.
  • Zhou Nan,Fridley D.,Khanna N.Z.et al.,“China’s Energy and Emissions Outlook to 2050:Perspectives from Bottom-up Energy End-use Model,” Energy Policy,2013,53:51-62.

实际应用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43.64 查看全文 >

VIP免费

章节目录

  • 3.1 2050年全球八大经济体BAU下的二氧化碳排放
    1. 3.1.1 研究背景
    2. 3.1.2 研究方法和模拟方案
    3. 3.1.3 模拟结果和分析
      1. 一 各经济体排放总量的比较
      2. 二 按使用的能源产品类型来划分各经济体的排放
      3. 三 按私人和企业来源来划分各经济体的排放
      4. 四 按能源产品的来源划分各经济体的排放
      5. 五 按行业来划分各经济体的排放
    4. 3.1.4 主要结论
  • 3.2 2025年、2030年和2040年中国二氧化碳排放达峰的经济影响
    1. 3.2.1 研究背景
    2. 3.2.2 模型介绍和情景设定
    3. 3.2.3 模型结果分析
      1. 一 宏观经济影响
      2. 二 产业影响
    4. 3.2.4 结论和政策建议
  • 3.3 新一轮多哈贸易自由化对我国农业的影响
    1. 3.3.1 研究背景
    2. 3.3.2 研究方法和模拟方案
      1. 一 GTAP和CAPSIM对接的方法
      2. 二 基准方案
      3. 三 多哈贸易自由化(美国、G20和欧盟)三个对比方案
    3. 3.3.3 模拟结果及分析
      1. 一 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2. 二 对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
      3. 三 对中国农业生产的影响
      4. 四 对中国农民收入的影响
      5. 五 对中国不同省份农民收入的影响
    4. 3.3.4 政策含义
  • 3.4 欧盟—韩国自贸区对我国经济和贸易的影响
    1. 3.4.1 研究背景
    2. 3.4.2 研究方法和模拟方案
    3. 3.4.3 模拟结果和分析
      1. 一 对宏观经济和社会福利的影响
      2. 二 欧韩自贸区对我国不同行业产出的影响
      3. 三 欧韩自贸区对我国行业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4. 3.4.4 结论和政策建议
  • 3.5 全球经济再平衡之美国储蓄率上升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1. 3.5.1 研究背景
    2. 3.5.2 文献综述
    3. 3.5.3 研究方法和模拟方案
    4. 3.5.4 模拟结果和分析
      1. 一 对宏观经济和社会福利的影响
      2. 二 美国储蓄率提高对中美两国不同行业的影响
    5. 3.5.5 结论和政策含义
  • 3.6 中国台湾加入TPP对于美国的影响
    1. 3.6.1 引言
    2. 3.6.2 TPP经济体和台湾的背景介绍
    3. 3.6.3 量化分析框架
      1. 一 基本GTAP模型的回顾
      2. 二 GTAP-FDI模型
      3. 三 动态框架:基线预测
      4. 四 模型建立
      5. 五 TPP12和台湾加入:模拟中的假设
    4. 3.6.4 结果
      1. 一 台湾加入TPP:区域影响
      2. 二 台湾加入TPP:对于台湾的影响
      3. 三 台湾加入TPP:对台湾的行业影响
    5. 3.6.5 结果讨论与分析
      1. 一 对中国台湾和美国的影响
      2. 二 对于其他TPP成员的影响
      3. 三 台湾加入的时机
      4. 四 行业影响和敏感性
      5. 五 总结评论

章节图片/图表

相关文献

附录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