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

楚歌体论略

作者

孟修祥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 班固(1986):《汉书》,《二十五史》第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
  • 陈思苓(1948):《楚声考》,《文学杂志》,3(2)。
  • 丁纪元(1997):《相和五调中的楚、侧二调考辨》,《黄钟》,(3)。
  • 范子烨(2001):《中古文人生活》,山东教育出版社。
  • 冯道信(1999):《论楚歌》,武汉出版社。
  • 公木(1984):《〈诗歌之路〉序》,载张藜《诗歌之路》,文化艺术出版社。
  • 郭建勋(2004):《先唐辞赋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
  • 郭茂倩(1979):《乐府诗集》,第26卷,中华书局。
  • 胡应麟(1979):《诗薮》,上海古籍出版社。
  • 李诚、熊良智(2003):《楚辞评论集览》,载崔富章总主编《楚辞学文库》第2卷,湖北教育出版社。
  • 廖序东(1995):《楚辞语法研究》,语文出版社。
  • 刘向(1985):《说苑》,赵善诒疏证,华东师大出版社。
  • 刘昫(1986):《旧唐书》,第28卷,《二十五史》第5册,上海古籍出版社。
  • 鲁迅(1979):《汉文学史纲要》,人民文学出版社。
  • 逯钦立(1983):《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上册,中华书局。
  • 吕不韦(1954):《吕氏春秋》,高诱注,《诸子集成》第6册,中华书局。
  • 孟修祥(2010a):《先秦楚歌蔓衍的历史文化背景》,《三峡论坛》,(1)。
  • 孟修祥(2010b):《先秦楚歌的文学模式》,《江汉论坛》,(10)。
  • 孟修祥(2015):《先秦楚歌发展历程论略》,《中国楚辞学》第二十一辑,学苑出版社。
  • 孟修祥(2016):《接受与新变——汉代楚歌论之三》,《中文论坛》第4辑,长江出版社。
  • 莫砺锋(1994):《神女之探寻》,上海古籍出版社。
  • 司马迁(1986):《史记》,《二十五史》第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
  • 王谠(1987):《唐语林》,卷五,周勋初校正,中华书局。
  • 王国维(2003):《人间词话译注》,施议对译注,岳麓书社。
  • 王先谦(1956):《庄子集解》,《诸子集成》第3册,中华书局。
  • 王先慎(1956):《韩非子集解》,《诸子集成》第5册,中华书局。
  • 吴纳(1962):《文章辨体序说》,罗根泽点校,人民文学出版社。
  • 萧统(1977):《文选》,第5卷,李善注,中华书局。
  • 徐师曾(1962):《文体明辨序说》,罗根泽点校,人民文学出版社。
  • 严可均(1958):《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影印本,中华书局。
  • 叶嘉莹(1997):《迦陵文集》第8卷,河北教育出版社。
  • 阮元(1980):《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
  • 赵晔(2006):《吴越春秋》,张觉校注,岳麓书社。
  • 郑樵(2012):《通志二十四略》,上册,中华书局。
  • 宗白华(2009):《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
  • 朱长文:《琴史》,第6卷,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 朱谦之(2006):《中国音乐文学史》,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 朱熹(1979):《楚辞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楚歌体论略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6 查看全文 >

VIP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