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

江南稻作农具民俗遗产的文化表现及其意义

摘要

江南稻作农具文化与江南地区的地理环境条件高度契合,具有明显的区域特色。稻作农具除了发挥劳动工具的作用之外,已深深融入当地人的生产生活、精神信仰,成为区域文化的组成部分。江南稻作农具的民俗文化内容丰富,层次鲜明,从农具使用过程中的各种实用行为习俗表现,到对农具的爱惜、敬畏,甚至视其为神灵的象征,这些都是农耕文明长久积淀的成果,是传统农耕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文化形式与文化载体,具有不可替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

作者

丁晓蕾 ,南京农业大学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研究方向:农业科技史、园艺史、农业旅游、农业文化史。
孙建
王思明 ,农学博士,南京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科学技术史学科首席专家,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院长。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遗产研究室主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农业伦理学会会长、中国科技史学会农学史专业委员会主任、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农业历史学会副理事长、江苏省政协委员。主要研究领域为科学技术史。主编、著作图书近百部,发表论文100多篇。因较高的学术成就先后入选农业部“神农计划”、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333人才工程”、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江南稻作农具民俗遗产的文化表现及其意义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6.05 查看全文 >

VIP免费

章节目录

  • 一 江南稻作农具的类型与特点
    1. (一)品种齐全,类型丰富
    2. (二)就地取材,实用方便
    3. (三)因地制宜,适应风土
    4. (四)科学利用资源,提高效率
    5. (五)造型丰富,实用美观
  • 二 江南稻作农具民俗遗产的行为文化表现
    1. (一)稻作农具的置办与收存习俗
    2. (二)稻作农具的使用习俗
  • 三 江南稻作农具民俗遗产的精神文化表现
    1. (一)对农具充满爱惜甚至敬畏之情
    2. (二)农具被神化成为神灵的象征
    3. (三)农具具有福佑人民平安幸福的神秘力量
  • 四 江南稻作农具民俗遗产的文化意义
    1. (一)丰富了江南农业文化遗产的内容与层次
    2. (二)促进了区域岁时节日、农时节日特色文化的形成
    3. (三)折射出江南地区人民的价值观念,反映了当地淳朴民风的形成过程

章节图片/图表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