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

议会特权的边界

摘要

“议会特权”作为英国“议会法与惯例”的一部分,可以上溯至1689年《权利法案》甚至更早的习惯法,并为近代立宪体制下各国的议会政治所吸纳。议会自治与议员个体免责权的存在,确立了议会在部分事由上专属的管辖权及最终决定权,一定程度上排除了法院作为外部监督者的“干预”。随着民主政体的巩固、议会规模的扩张及议会议事功能与内部行政事务逐渐剥离,民众对议会运作透明度和公正性诉求的增强,为特权所涵盖的议会事务并非一成不变,且法院逐渐掌握了界定特权和豁免与否的最终权力。在对普通法予以继受的香港,立法会与司法机关之间存在同样张力。法院面临的不同以往的挑战还在于,如何在新宪政秩序下,完成普通法审判原则与成文宪法间的衔接及必要的调整。本文将从2012年“梁国雄诉立法会主席案”及2016年“港独议员宣誓案”——两个看似判决结果迥异的司法审查案件入手,呈现《基本法》及合宪性审查在何种程度上将取代普通法原则及“必要性审查”,成为主导议会特权争议管辖问题的法律依据与法理基础,并发展出自成体系的“不干预原则”。

作者

秦静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议会特权的边界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8.22 查看全文 >

VIP免费

论文目录

  • 一 问题缘起
  • 二 “议会特权”的概念及核心法律问题
  • 三 互动中的发展——从议会的绝对管辖到法院的必要性审查
    1. (一)议会绝对管辖时期:议员基于身份而享有的特权豁免
    2. (二)法院的必要性审查:以议会运行与议员履职需要为前提的豁免
    3. (三)特权争议管辖问题在普通法上的新发展
    4. (四)小结
  • 四 成文宪法秩序下议会特权的边界问题——以香港特别行政区为例
    1. (一)“不干预原则”在“议员拉布案”中的适用
      1. 1.立法会主席享有特权内容的认定
      2. 2.是否存在合宪性审查的必要
    2. (二)“不干预原则”在“宣誓案”中的排除适用
  • 结语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