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

城市安全、气候风险与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

摘要

我国是遭受极端气候事件和气候变化不利影响较严重的国家。随着城市化进程持续快速推进,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与自然灾害叠加,已成为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积极推动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是推动我国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国外韧性城市建设与国内海绵城市建设试点为开展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提供了重要参考。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的重点在于:找准定位,系统建设;明确目标,突出重点;规划先行,重在增量;分类实施,综合应对;分区适应,均衡发展;协同推进,持续改善。同时,要完善多中心、多主体参与的城市适应治理机制;结合区域差异,制定本地化、个性化适应措施;协同应对气候风险,持续提升城市安全水平。

作者

刘长松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副研究员,经济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气候安全与气候变化经济学。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 谢欣、郑艳:《气候适应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城市与环境研究》2016年第4期。
  • 郑艳、翟建青、武占云等:《基于适应性周期的韧性城市分类评价》,《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8年第3期。
  • 廖玉芳、温家洪、郭凌曜等:《关于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的思考》,《灾害学》2018年第3期。
  •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8》,中国统计出版社,2018。
  • 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北京统计年鉴2018》,中国统计出版社,2018。

城市安全、气候风险与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7.16 查看全文 >

VIP免费

报告目录

  • 一 开展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的动因
    1. (一)国家层面气候风险形势严峻
    2. (二)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 二 气候适应型城市的科学内涵与实践探索
    1. (一)气候适应型城市与韧性城市、海绵城市
    2. (二)气候适应型城市与城市运行安全
    3. (三)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的实践探索
  • 三 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的原则与路径
    1. (一)找准定位,系统建设
    2. (二)明确目标,突出重点
    3. (三)规划先行,重在增量
    4. (四)分类实施,综合应对
      1. 1.制度性适应
      2. 2.物理性适应(基础设施)
      3. 3.发展性适应
      4. 4.科技性适应
      5. 5.社会性适应
    5. (五)分区适应,均衡发展
    6. (六)协同推进,持续改善
  • 四 推动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的政策建议
    1. (一)完善多中心、多主体参与的城市适应治理机制
    2. (二)重视区域差异,制定本地化、个性化适应措施
    3. (三)协同应对气候风险,持续提升城市安全水平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