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

党的十八大以来重大舆情应对经验、不足与提升路径

作者

张志安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复旦大学全球传播全媒体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复旦大学传播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曾任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教育部首批“网络教育名师”计划入选者,长期研究数字新闻业、大数据与网络舆论、互联网平台社会与公共沟通等,发表中英文论文200多篇、主编出版《中国新闻业年度观察报告》《互联网与国家治理蓝皮书》等20多本著作。
曹洵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党的十八大以来重大舆情应对经验、不足与提升路径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2.77 查看全文 >

VIP免费

报告目录

  • 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重大舆情应对的成功经验
    1. (一)实施新闻发布制度,有效平衡信息公开和有序管控的关系
    2. (二)在突发事件舆情处置过程中,逐步建立“标本兼治”的工作目标
    3. (三)善于运用微博、微信、微头条等新媒体平台发布信息和舆论引导
    4. (四)对国内舆论场和国际舆论场进行必要分割,尽量避免外部风险倒灌
  • 二 重大舆情应对工作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 (一)重大突发事件的新闻发布的责任主体不够明确,协同机制有待加强
    2. (二)针对重大项目的实施和评估,缺乏足够的舆情风险意识
    3. (三)地方党政领导的舆论引导意识和公共沟通能力需要持续提升
  • 三 未来一段时间重大舆情的风险点研判
    1. (一)“塔西佗”陷阱的长期存在,对政府公信力和舆论引导力的影响仍不可小觑
    2. (二)重大突发事件因处置不当、公开不力,易引发舆情扩散的“蝴蝶效应”
    3. (三)社会议题的泛政治化解读,容易催生网络舆情乃至意识领域的风险
    4. (四)主流媒体影响力整体下降,针对重大舆情进行引导的有效载体和话语能力不足
    5. (五)公检法司违规违纪、网络金融安全等领域,是重大突发舆情的高风险区
  • 四 增强防范及化解重大舆情风险能力的提升路径
    1. (一)完善重大突发事件舆情分级、应对和新闻发布制度
    2. (二)强化和提升各级领导部门和主管部门的“舆情风险意识”
    3. (三)进一步做好重大舆情事件背后的社会心态解读和研判
    4. (四)重视中层网民诉求,发挥其融通上层和下层群体社会心态的主体作用
    5. (五)警惕和防止正面宣传庸俗化与“高级黑”制造的负面舆情
    6. (六)防谣辟谣仍是网络舆情应对中的重要工作和严峻挑战
    7. (七)以“意见领袖”和自媒体联盟形式,发挥舆论引导的协同效应
    8. (八)积极运用网络传播大数据,健全重大突发事件意识形态风险评估体系

报告图片/图表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