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

东部地区农民工工资增长影响因素及地区差异实证研究

摘要

文章利用2010年和2013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在构造工资决定方程的基础上,运用Blinder-Oaxaca分解方法对农民工工资增长因素进行分解,主要探讨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以及人力资本等因素对农民工工资增长作用的大小并进行区域比较。结果表明:包含劳动力短缺等在内的劳动力市场环境的变化是农民工工资增长的主因,能够解释农民工工资增长的70%以上;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对农民工工资增长的贡献率在15%以上,但农民工人力资本及其就业结构的变化对其工资增长的作用较小。农民工工资增长原因也存在区域差异,不同经济带所面临的劳动力短缺程度以及人力资本的变化大小存在较大差异。

作者

徐水源 ,江西乐平人,经济学博士,研究员。现任国家卫生健康委流动人口服务中心党支部副书记兼纪检委员、副主任,兼任中国人口学会理事。曾任国家人口计生委政策法规司流动人口处副处长、流动人口司服务维权处处长、综合协调处处长;国家卫生计生委流动人口司综合处处长。研究方向为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出版学术专著1部,在《人口学刊》《民生周刊》《劳动经济与劳动关系》《人口与经济》《人口与发展》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序言序言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 白南生,2009,《刘易斯转折点与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人口研究》第33卷第2期,第35~37页。
  • 蔡昉,2007,《中国劳动力市场发育与就业变化》,《经济研究》第42卷第7期,第4~14页。
  • 蔡昉,2010,《人口转变、人口红利与刘易斯转折点》,《经济研究》第45卷第4期,第4~13页。
  • 蔡昉、都阳,2011,《工资增长、工资趋同与刘易斯转折点》,《经济学动态》第9期,第3页。
  • 丁守海,2011,《劳动剩余条件下的供给不足与工资上涨——基于家庭分工的视角》,《中国社会科学》第5期,第4~21页。
  • 马双、张劫、朱喜,2012,《最低工资对中国就业和工资水平的影响》,《经济研究》第5期,第132~146页。
  • 钱文荣、谢长青,2009,《从农民工供求关系看“刘易斯拐点”》,《人口研究》第33卷第2期,第37~40页。
  • 朱晶、李天祥、李琳,2011,《迁移成本、工资上升与刘易斯转折点——一个对“刘易斯转折点”分析框架的再探讨》,《农业经济问题》第9期,第8~17页。
  • Blinder,A.S.1973.“Wage Discrimination:Reduced Form and Structural Estimations.”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s18 (4):436-455.
  • Lewis,W.A.1954.“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Unlimited Supplies of Labour.”The Manchester School 22(2):139-191.
  • Mincer,Jacob.1974.Schooling,Experience and Earnings.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for NBER.
  • Oaxaca,R.1973.“Male-Female Wage Differentials in Urban Labor Markets.”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 (14):693-709.

东部地区农民工工资增长影响因素及地区差异实证研究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6.09 查看全文 >

VIP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