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

后双重管理体制时代的行业协会如何成长?

关键词

作者

胡辉华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 奥斯本·D.、盖布勒·T.(1996). 改革政府:企业精神如何改革着公营部门.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 伯恩斯坦(2006). 如何改变世界:社会企业家与新思想的威力.北京:新星出版社。
  • 迪斯、埃默森、伊科诺夫(2008). 企业型非营利组织.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耿曙、林瑞华(2007). 制度环境与协会效能:大陆台商协会的个案研究.台湾政治学刊第十一卷第二期。
  • 顾昕、王旭(2005). 从国家主义到法团主义——中国市场转型过程中国家与专业团体关系的演变.社会学研究(2)。
  • 顾昕、王旭、严洁(2006). 公民社会与国家的协同发展——民间组织的自主性、民主性和代表性对其公共服务效能的影响.开放时代(5)。
  • 胡馨(2006). 什么是Social Entrepreneurship(公益创业)?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
  • 胡辉华、陈世斌(2015). 逻辑偏离:市场内生型行业协会内部运作的组织分析——以G省J行业协会为例.中国非营利评论(1)。
  • 胡薇(2013). 双轨制:中国社会组织发展的现实路径分析.中国行政管理(6)。
  • 纪莺莺(2013). 当代中国的社会组织:理论视角与经验研究.社会学研究(5)。
  • 贾西津、沈恒超、胡文安(2004). 转型时期的行业协会.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江静(2006). 转型国家行业协会功能发挥的制约因素——基于政府视角的分析.财经问题研究(11)。
  • 康晓光等(2011). 依附式发展的第三部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莱特(2011). 探求社会企业家精神.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马秋莎(2007). 比较视角下中国合作主义的发展:以经济社团为例.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
  • 乜琪(2012). 民间组织“双重管理”体制的运行效用及问题分析.北京行政学院学报(5)。
  • 石碧涛、张捷(2011). 我国行业协会的精英治理问题研究.经济体制改革(3)。
  • 孙春苗(2008). 行业协会管理改革的比较研究——基于双重管理体制.中国非营利评论(2)。
  • 汤蕴懿(2009). 行业协会组织与制度.上海:上海交通大学。
  • 汪锦军、张长东(2014). 纵向横向网络中的社会组织与政府互动机制——基于行业协会行为策略的多案例比较研究.公共行政评论(5)。
  • 王名、刘求实(2007). 中国非政府组织发展的制度分析.中国非营利评论(1)。
  • 王晴锋(2014). 反思社会研究中作为方法的深度访谈.云南社会社会科学(1)。
  • 王绍光(2004). 金钱与自主——市民社会面临的两难境地.开放时代(3)。
  • 王诗宗、宋程成、许鹿(2014). 中国社会组织多重特征的机制性分析.中国社会科学(12)。
  • 王伟进(2015). 一种强关系:自上而下型行业协会与政府关系探析.中国行政管理(2)。
  • 吴建平(2012). 理解法团主义——兼论其在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中的适用性.社会学研究(1)。
  • 吴军民(2005). 行业协会的组织运作:一种社会资本分析视角——以广东南海专业镇行业协会为例.管理世界(10)。
  • 谢思全、陆冰然(2009). 社会理性、集体行动和志愿发起者——对于行业协会组织的一种解释.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
  • 徐建牛(2010). 地方性国家法团主义:转型期的国家与社会关系——基于对大涌商会的个案研究.浙江学刊(5)。
  • 徐建牛、孙沛东(2009). 行业协会:集群企业集体行动的组织基础——基于对温州烟具协会的案例分析.浙江学刊(1)。
  • 许昀(2009). 从“国家与社会”视角看社会团体的内部治理问题.社团管理研究(5)。
  • 许家良(2010). 互益性组织:中国行业协会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
  • 游祥斌等(2013). 从双重管理到规范发展——中国社会组织发展的制度环境分析.北京行政学院学报(4)。
  • 俞可平(2006). 中国公民社会:概念、分类与制度环境.中国社会科学(1)。
  • 郁建兴、何宾(2013). “一业一会”还是“一业多会”?——基于行业协会集体物品供给的比较研究.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3)。
  • 郁建兴、沈永东、周俊(2014). 从双重管理到合规性监管——全面深化改革时代行业协会商会监管体制的重构.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7)。
  • 郁建兴、周俊、沈永东、何宾 (2013). 后双重管理体制时代的行业协会商会发展.浙江社会科学(12)。
  • 张华(2015). 连接纽带抑或依附工具:转型时期中国行业协会研究文献评述.社会(3)。
  • 张紧跟(2012). 从结构论争到行动分析:海外中国NGO研究述评.社会(3)。
  • 张沁洁(2007). 参与合作:行业协会的运作逻辑.广东社会科学(2)。
  • 张沁洁(2014). 行业协会的中国式市场化特征研究——以广东省为例.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1)。
  • 张沁洁、王建平(2010). 行业协会的组织自主性研究——以广东省级行业协会为例.社会(05)。
  • 张长东、顾昕(2015). 从国家法团主义到社会法团主义——中国市场转型过程中国家与行业协会关系的演变.东岳论丛(2)。
  • 董保宝、葛宝山、王侃(2011). 资源整合过程、动态能力与竞争优势:机理与路径.管理世界(3)。
  • Bennett,R.J.(2000). The Logic of Membership of Sector Business Associations,Review of Social Economy,Vol.LVIII(No.1),pp.17-42.
  • Crutchfield,L.R.&Grant,H.M.(2008). Forces for Good:The Six Practices of High-Impact Nonprofits,Jossey-Bass:A Wiley Imprint.
  • Dees,J.and Anderson,B.B.(2006). Framing a Theory of Social Entrepreneurship:Building on Two Schools of Practice and Thought,in Research on Social Entrepreneurship:Understanding and Contributing to an Emerging Field,edited by Rachel Mosher-William.Occasional Paper Series,vol.1,No.3 (Indianapolis:ARNOVA).
  • Dees,j.(2003). New Definitions of Social Entrepreneurship:Free Eye Exams and Wheelchair Drivers,Knowledge@Wharton Newsletter,Dec.3-16.
  • Doner,R.F.& Schneider,B.(2000). Business Association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Why Some Associations Contribute More than Others.Business and Politics,Vol.2(No.3).pp.261-288.
  • Nevitt,C.(1996). Private Business Associations in China:Evidence of Civil Society or Local State Power? The China Journal,No.147,pp.25-43.
  • Pearson,M.(1994). The Janus Face of Business Associations in China:Socialist Corporatism in Foreign Enterprises,The Australian Journal of Chinese Affairs,No.31,pp.25-46.
  • Reveley,J.& Ville,S.(2010). Enhancing Industry Association Theory:A Comparative Business History Contribution.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July 47(5):pp.837-858.
  • Schmitter,P.C.& Streeck,W.(1999 [1981]). The Organization of Business Interests:Studying the Associative Action of Business in Advanced Industrial Societies,MPIfG Discussion Paper,1-95.
  • Streeck,W.& Schmitter,P.C.(1985). Private Interest Government Beyond Market and State,SAGE Publications Ltd.
  • Traxler,F.& Huemer,G.(2007). Handbook of Business Interest Associations,Firm Size and Governance:A Comparative Analytical Approach,Routledge.
  • Unger,J.(1996). “Bridges”:Private Business,the Chinese Government and the Rise of New Associations,The China Quarterly,No.147,pp.795-819
  • Waarden,F.V.(1992).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of Business Interest Associations:An Example from the Netherlands.Organization Studies,(13/4),pp.521-562.

后双重管理体制时代的行业协会如何成长?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7.82 查看全文 >

VIP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