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

结语:普适危机?

摘要

晚现代独异性社会是一个挑战——对社会学和政治都是。它迅速地调整了普遍与特殊之间的社会性关系,解锁了现代社会所依赖的基础结构和确定性。这必然会激起社会学的兴趣,社会学作为工业化现代社会产生的一门科学,长期以来它的基本概念都是在现代社会框架中找到的。政治话语长期依赖“现代化事业”及其普遍的进步理念,它也会面临考验。 我们已经看到,自20世纪最后三分之一以来,社会化的各种形式经历了新的调适。独异性社会规律在经济、科技和劳动领域,以及生活方式和日常文化,乃至政治领域都具有架构性力量,而典型现代的普适化规律却日益沦为一种基础设施,为独异性逻辑提供方便。独异化进程根本不是“个性解放”,其实是一个——在行为学上可以详加分析——高度动态的、制造独异品的进程,即在客体、主体、事件/活动、地点和集体这几个层面上制造独异品。独异品并不是在社会存在之前一直就有的,而是围绕着它们形成了一些复杂的独异性社会化形式,在这些社会化形式里,进行着对独异品的制造、观察、赋值和取用。所谓“个人”,是现代社会的一个神话,用独异化的视角来看,它就算没有被揭穿,至少也已被去魅,但这丝毫不会损害独异品对社会的魅化能力。独异性社会的后台仍然是不带感情的形式理性化,而在前台,它自然是一个以超文化为形式的文化社会,不断地受到文化本质主义的挑战,不断地为社会产出各种情感。在文化产业化进程中,文化性独异品的关注度市场和赋值市场是晚现代社会的主流社会形式:各种物品和服务也成了独异性货品,争夺着关注度和赋值,主体在寻找工作、寻找伴侣或寻找一般认可时也是这样,城市和地区、学校、宗教团体、恐怖组织也都一样。项目或网络之类的异质协作,宗教性、族群性或政治性新共同体是独异化社会规律中可选的两种社会组织形式,它们有些与文化产业化结合,有些则与之竞争。

关键词

作者

[德]安德雷亚斯·莱克维茨(Andreas Reckwitz) ,生于1970年,是柏林洪堡大学普通社会学和文化社会学教授。他的著作《独异性社会:现代的结构转型》于2017年荣获巴伐利亚图书奖,并于2018年入围莱比锡图书博览会非虚构类图书奖。2019年,他获得德国研究基金会莱布尼茨奖。
巩婕 ,德语语言文学硕士,高等教育出版社副编审。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结语:普适危机?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3.06 查看全文 >

VIP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