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

尼古拉斯·维特森藏中国汉镜的全球流传轨迹

摘要

荷兰18世纪著名文物收藏家尼古拉斯·维特森收藏的一枚出自西伯利亚的汉代中国铜镜的铭文引起当时欧洲和中国学者的高度关注。特别是不同宗教和文化背景下的铭文解释反映了对汉字渊源、中国文明及其特征的争论从非理性、非科学到合理、公正的发展脉络,由此带来欧洲对中东、埃及和中国文明地位的重新评价。参与讨论的学者分布范围之广、涉及学科之多,充分说明由此建立的信息网络将欧洲与东亚紧密相连,并激发出更多的新问题。这枚汉镜因此成为1700年前后到达阿姆斯特丹的全球知识流通的宝库及其物质和心态维度的反映。

作者

〔荷兰〕方若薇 方若薇(Willemijn van Noord),荷兰国立民族学博物馆中国藏品馆长,主要研究方向为全球史中的中国物质文化,特别是中国物质文化的欧洲吸收。
文诗景 (Thijs Weststeijn),乌特勒支大学艺术史教授,研究项目“中国影响力:荷兰黄金时代之中国意象与图象”负责人。曾任阿姆斯特丹大学文化遗产研究副教授,洛杉矶盖蒂中心、柏林马克斯·普朗克学会等奖学金获得者。目前正撰写专著《低地国家的中间王国:荷兰黄金时代的中国挑战》。
杨瑾 ,历史学博士,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主要从事古代中西文化交流史研究。
Willemijn
van Noord
Thijs Weststeijn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尼古拉斯·维特森藏中国汉镜的全球流传轨迹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10.76 查看全文 >

VIP免费

论文目录

  • 一 维特森藏汉镜
  • 二 一种宗教性解释?
  • 三 铜镜的最初含义
  • 四 一个汉代渊源
  • 五 埋藏并发掘于西伯利亚
  • 六 维特森铜镜在欧洲学术界
  • 七 主要问题:中国与欧洲纪年
  • 八 莱布尼茨、白晋、刘应和比尼翁论汉语的性质
  • 九 斯伯灵和德拉克罗兹对中国与埃及的比较研究
  • 结语

论文图片/图表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