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

当代文化传播的伦理特质及其社会动能

摘要

当代文化就本质而言是一种媒介文化,从外在看是一种消费占主导的文化,它明显呈现出产业化和圈层化的发展趋势。个体生存与社会运行的互动越发频繁,“生活世界”亟待返场,全新的文化传播形态正在生成。因此,当代文化传播活动必须遵循相应的历史文化逻辑,文化传播策略则要接受传播政治经济学的积极启示;前者突出超越道德理性的伦理精神,后者强调重建伦理实体和重构伦理空间的必要性,两种研究路径结合的趋势为当代文化传播确立了伦理的价值取向。在伦理的框架下,可以对当代文化传播的社会动能进行深度开掘:在伦理实体的基础上重构文化主体—伦理精神,经过伦理分层实现媒介融合—伦理贯通,通过伦理塑形达到感知世界—伦理超越。

作者

冉华 ,西南政法大学高等研究院。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 [1]胡适:《我们对于西洋近代文明的态度》,《胡适全集》(第3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第2页。
  • [2]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梁漱溟全集》(第1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第352页。
  • [3]梁漱溟:《中国社会构造问题》,《梁漱溟全集》(第5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第843页。
  • [4]〔美〕劳伦斯·格罗斯伯格:《文化研究的未来》,庄鹏涛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第177-178页。
  • [5]陈卫星:《传播与媒介域:另一种历史阐释》,《普通媒介学教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第9页。
  • [6]〔英〕尼克·库尔德利:《媒介、社会与世界:社会理论与数字媒介实践》,何道宽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第38-57页。
  • [7]芮必峰、周彤:《关于媒介的实践哲学》,《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5月6日。
  • [8]〔法〕雷吉斯·德布雷:《媒介学宣言》,黄春柳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6,第6-17页。
  • [9]陈先红:《论媒介即关系》,《现代传播》2006年第3期,第54页。
  • [10]赵旭东:《文化实践、图式与“关系”建构——以河北白洋淀地区两村落的个案分析为例》,《开放时代》2009年第3期,第116-128页。
  • [11]王颖吉:《传播与媒介文化研究方法》,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第346页。
  • [12]〔英〕多米尼克·斯特里纳蒂(Dominic Strinati):《通俗文化理论导论》,阎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第288页。
  • [13]胡翼青:《论文化向度与社会向度的传播研究》,《新闻与传播研究》2012年第3期,第4页。
  • [14]金元浦:《文化生产力与文化产业》,《求是》2002年第20期,第39页。
  • [15]〔法〕埃德加·莫兰:《时代精神》,陈一壮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第41-45页。
  • [16]〔英〕齐格蒙特·鲍曼:《作为实践的文化》,郑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第258页。
  • [17]郝立新、路向峰:《文化实践初探》,《哲学研究》2012年第6期,第117页。
  • [18]〔奥〕胡塞尔:《生活世界现象学》,倪梁康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第153页。
  • [19]肖瑛:《中国社会变迁研究的视角转换》,《中国社会科学》2014年第9期,第88页。
  • [20]胡翼青:《论传播政治经济学的洞见与局限》,《新闻界》2017年第1期,第48页。
  • [21]〔加〕文森特·莫斯可:《传播政治经济学》,胡春阳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第3-282页。
  • [22]曹晋、赵月枝:《传播政治经济学的学术脉络与人文关怀》,《南开学报》2008年第5期,第34页。
  • [23]党圣元:《网络文学研究的当下困境与理论突围》,《江西社会科学》2017年第4期,第96页。
  • [24]欧阳友权、欧阳文风:《物联网的形上之思》,《求索》2010年第9期,第182页。
  • [25]〔德〕许茨(Alfred Schutz):《社会实在问题》,霍桂桓、索昕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第283页。
  • [26]樊浩:《伦理道德,如何才是发展》,《道德与文明》2017年第4期,第5页。
  • [27]刘卫东:《“一带一路”战略的科学内涵与科学问题》,《地理科学进展》2015年第5期,第538页。
  • [28]〔英〕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第56-57页。
  • [29]〔英〕约翰·汤姆林森:《全球化与文化》,郭英剑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第1页。
  • [30]金岳霖:《论道》,载《中国现代学术经典:金岳霖卷》(上册),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第209-212页。
  • [31]樊浩:《“我们”,如何在一起?》,《东南大学学报》2017年第1期,第5页。

当代文化传播的伦理特质及其社会动能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7.75 查看全文 >

VIP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