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

北京市科普产业发展现状调研

摘要

本研究针对北京市科普产业的实践与理论研究还较薄弱的现实,在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结合行业统计数据缺失的实际情况,以北京科普资源联盟、北京市科普基地、中国科普产学研创新联盟为主渠道,辅以其他渠道,同时依托天眼查网站公布的企业相关数据信息,对企业进行筛选,从而获取北京市科普企业名称、分布及业态等基础数据,绘制出北京市科普企业总名录。进一步采取按比例分层抽样(proportionate stratified sampling)的方法进行随机抽样,开展问卷调查研究,结合重点案例研究和政策分析,总结北京市科普产业发展现状及其产业能力状况,挖掘存在的问题及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提出北京市科普产业创新发展的对策建议。

作者

牛桂芹 ,清华大学科技哲学博士,中国科普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后,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培训和人才服务中心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科学传播与普及、科技人才、科技政策。
章梅芳
苏国民
吴因
李昕妍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 Andrew Bradley、Tim Hall and Margaret Harrison:Selling Cities:Promoting New Images for Meetings Tourism,Tourism and Hospitality Research,2002年第1期,第61~70页。
  • Charles H. Strauss and Bruce E. Lord:Economic impacts of a heritage tourism system,Journal of Retailing and Consumer Services,2001年第4期,第199~204页。
  • 金彦龙:《我国科普产业运作机制研究》,《商业时代》2006年第36期,第77~78页。
  • 李黎、孙文彬、汤书昆:《科普产业的功能分析及特征研究》,《科普研究》2012年第3期,第21~29页。
  • 李健民、刘小玲、张仁开:《国外科普场馆的运行机制对中国的启示和借鉴意义》,《科普研究》2009年第3期,第23~29页。
  • 黄丹斌:《从美国科普旅游的旺势看我国科普旅游的思路和对策》,《科技进步与对策》2001年第6期,第84~86页。
  • 杨铭铎、郭英敏:《国外工业科普旅游的发展对我国工业科普旅游开发的启示》,《科普研究》2016年第1期,第63~68页。
  • 李黎:《我国科普产业协同创新发展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4。
  • 任福君、张义忠:《科普产业概论》,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第32~33页。
  • 任福君、张义忠、刘萱:《科普产业发展若干问题的研究》,《科普研究》2011年第3期,第5~13页。
  • 古荒、曾国屏:《从公共产品理论看科普事业与科普产业的结合》,《科普研究》2012年第1期,第23~28页。
  • 劳汉生:《我国科普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框架研究》,《科学学研究》2005年第2期,第213~219页。
  • 江兵、耿江波、周建强:《科普产业生态模型研究》,《中国科技论坛》2009年第11期,第43~47页。
  • 马蕾蕾、曾国屏:《科普与文化产业间的作用结合机制探析》,《科普研究》2008年第3期,第24~28页。
  • 马蕾蕾、曾国屏:《对科普文化产品经典之作〈铁臂阿童木〉的回顾和思考》,《科普研究》2009年第3期,第44~50页。
  • 陈江洪:《PPP管理模式在科普产业中应用的思考》,《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6年第3期,第35~38页。
  • 金彦龙:《我国科普产业运作机制研究》,《商业时代》2006年第36期,第77~78页。
  • 刘长波:《论科普的公益性特征与产业发展道路》,《科普研究》2009年第4期,第24~28页。
  • 任伟宏:《科普产业的内涵、成因及意义》,//中国科普研究所:《科普惠民责任与担当——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第二十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论文集》,2013,第5页。
  • 任福君、任伟宏、张义忠:《科普产业的界定及统计分类》,《科技导报》2013年第3期,第67~70页。
  • 新闻出版总署图书管理司课题组:《关于1990~2001年全国科普图书出版情况调研报告》,《中国图书评论》2002年第10期,第5~11页。
  • 周玲:《我国科普图书发展现状分析》,《管理观察》2009年第4期,第192页。
  • 陈芳芳、张楚武:《少儿科普图书出版的现状与思考》,《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8年第1期,第145~148页。
  • 李树:《2017中国少儿科普图书出版情况研究》,《出版广角》2018年第8期,第36~38页。
  • 李水:《基于VR技术的科普类图书发展探究》,《新媒体研究》2018年第14期,第74~75页。
  • 钟琦、王艳丽、武丹:《我国科普动漫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科技传播》2017年第14期,第88~90页。
  • 王慧萍:《浅谈新媒体时期科普动漫的产业化发展》,《艺术科技》2017年第9期,第135页。
  • 唐杰晓:《基于新媒体情境下动漫产业发展新思路——科普动漫的创作及发展》,《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5年第1期,第34~36页。
  • “科普影视在中国特色现代科技馆体系中的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课题组:《科普影视在中国特色现代科技馆体系中的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报告》,《科技馆研究报告集(2006~2015)上册》,2017,第29页。
  • 魏景赋、谢雨欣:《我国科普影视发展的激励政策研究——基于税收政策角度》,《中国集体经济》2016年第3期,第117~118页。
  • 齐繁荣:《中国科普图书、科普玩具和科普旅游市场容量分析和预测》,合肥工业大学,2010。
  • 周立军:《科普产业如何走向市场——首届北京科学嘉年华引发的思考》,《科普研究》2012年第1期,第29~31页。
  • 高淑环:《推进北京市科普产业创新工程的建议》,《科协论坛》2018年第2期。

北京市科普产业发展现状调研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15.46 查看全文 >

VIP免费

报告目录

  • 一 引言
    1. (一)研究的背景意义
      1. 1.提升科普产业能力是推动科普事业发展的内在要求
      2. 2.新时代新形势下科普产业发展被提到战略高度
      3. 3.北京科普产业的发展对于首都乃至国家科普能力建设意义重大
    2. (二)研究范畴限定
      1. 1.产业
      2. 2.企业
      3. 3.科普产业
      4. 4.科普企业
      5. 5.科普产业(企业)的类别
      6. 6.北京市科普企业
    3. (三)研究内容
    4. (四)研究方法及资料来源
      1. 1.研究方法
      2. 2.资料来源
  • 二 基于基础数据的北京市科普企业名录
    1. (一)北京科普资源联盟中的科普企业
    2. (二)中国科普产学研创新联盟中的科普企业
    3. (三)北京市科普基地中的科普企业
    4. (四)北京市科普企业总名录
  • 三 北京市科普企业抽样问卷调研
    1. (一)调查的抽样
    2. (二)数据分析
      1. 1.企业性质
      2. 2.企业提供的科普产品或服务类型
      3. 3.企业注册资金
      4. 4.企业中员工总数
      5. 5.企业科普专职人员比例
      6. 6.企业科普产值分析
      7. 7.政府对科普企业的影响或支持
  • 四 北京市科普产业政策研究
    1. (一)北京市科普产业政策发展历程(2005~2015)
      1. 1.《北京市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工程实施方案》强调科普产业发展要围绕首都文化创意产业,加强多方合作与国际双向交流
      2. 2.《北京市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建设工程实施方案》开始强调市场调研、发行渠道和新媒体技术的应用
      3. 3.《关于加强北京市科普能力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了科普创作繁荣的目标,突出强调大力提高科普作品的原创能力、科普基础研发水平
      4. 4.《北京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1~2015年)》提出“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工程”,强调科普衍生产品的开发、新媒体渠道的资源整合优势和科普资源联盟的建设
    2. (二)新时代北京市科普产业政策全面创新推进
      1. 1.结合科普信息化建设,以联盟组织体系建设为重点,打造科普产业集群和多元互动发展的大格局
      2. 2.以专项资金大力支持科普原创,加强优秀科普作品的推荐阅读,提升科普产业的实际效果
      3. 3.按照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一体两翼”的理念,充分利用互联网,着力提升科普产品和科普服务的精准、有效供给能力,培育创新文化生态环境,助力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4. 4.通过培育市场、设立基金、实施标准化策略、成立科普产业创新联盟、支持龙头企业等多种新手段,大力推动科普产业的创新发展
      5. 5.积极培育创客文化,支持原创性科普融合创作,发展社会化科普资源开发模式,推动科普资源的开发与服务
  • 五 北京市科普产业发展的困境
    1. (一)企业产业扶持制度层面的问题
      1. 1.在《科普法》中,缺乏针对科普产业的专门条款
      2. 2.北京市科普产业发展特色定位不明确,没有制定出能够利用首都丰富资源的针对性政策
      3. 3.北京市科普产业不同相关部门的统筹协调性较差
      4. 4.在科普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缺乏明文规定
      5. 5.优质科普教育产品或资源引进校园方面力度不足
    2. (二)企业发展战略方面的问题
      1. 1.北京市科普企业普遍存在产业技术联盟和研发中心支撑不足的问题
      2. 2.缺乏促进科普产业持续发展的专业化科普人才队伍
      3. 3.科普产品供给与公众实际需求存在较大差距,科普市场效率有待提升
  • 六 北京市科普产业创新发展的对策建议
    1. (一)对产业扶持制度的建议
      1. 1.在未来对《科普法》进行修改时,增加针对科普产业以及科普企业设置的专门条款
      2. 2.完善现有政策,进行扶持引导,大力推行“首都科普”产业战略品牌
      3. 3.在市场主导的前提下对科普企业进行政策扶持
      4. 4.统筹协调北京市科普产业相关部门
      5. 5.强化科普教育服务产业评估,提高青少年科普人均经费
      6. 6.加强科普产业界相关知识产权的保护
    2. (二)对企业发展战略的建议
      1. 1.建立专业科普产业技术联盟和研发中心,增强其支撑作用
      2. 2.努力打造复合型、专业化科普产业人才队伍
      3. 3.把握时代特点,有效对接公众实际需求与科普产品和服务的供给

报告图片/图表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