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

非遗数字化生态建构创新与规划实施报告

摘要

过去产生并运用于生产生活的技艺与活动,在丧失了曾经依附的文化生态以后,成为如今的非遗。比起不可发生形变的物质文化遗产,非遗的赓续极富弹性,因此能更好地适应数字化,并借此实现创新。其中,以抖音为代表的内容运营平台,借助短视频这一日常消遣方式增加了非遗的公众曝光度,并用“内容传播+商品售卖”的方式把非遗和现代生活连接起来,建构起非遗的数字化生态。这一人为构建的文化生态,对当下非遗的传承与传播,起到了前所未有的推动作用,但同时也埋下了一些隐患。

作者

周钰愉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 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 唐家路:《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 乌丙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与方法》,文化艺术出版社,2015。
  • 〔法〕让·波德里亚著《艺术的共谋》,张新木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15。
  • 吴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化保护与传承》,《贵州社会科学》2008年第11期,第21~25页。
  • 刘锡诚:《“非遗”产业化:一个备受争议的问题》,《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第1~7页。
  • 宋俊华:《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几点思考》,《文化遗产》2015年第2期,第1~8、157页。
  • 陈勤建:《当代民众日常生活需求的回归和营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式暨生产性方式保护探讨》,《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第49~54页。
  • 马知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初探》,《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第125~128页。
  • 高小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否只能临终关怀》,《探索与争鸣》2007年第7期,第61~65页。
  • 陈建宪:《文化创新与母题重构——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的功能整合》,《民间文化论坛》2006年第4期,第8~14页。
  • 黄永林:《数字化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文化遗产》2015年第1期,第1~10、157页。

非遗数字化生态建构创新与规划实施报告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4.97 查看全文 >

VIP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