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

干部包村:中西部乡镇治理组织策略、路径与基础

摘要

干部包村,是我国既有压力型科层制下乡镇党委政府为有效应对自上而下的治理任务和自下而上的治理需求而内生演化出的组织产物。基于鄂西S镇的田野调研发现:在基层党委强有力的领导下,强弱相配、老少相宜、以人为本、以工作重点为导向的政府再造,辅以一整套与之相匹配的目标管理责任制,实现了人、事、村三者之间的高度契合,做到了因村派人、因人就村。灵活的乡土社会呼唤高度灵活而简约的政府基层组织与之相匹配,通过干部包村这一组织形态,有效提升组织效能、锻炼培养基层干部的同时,也切实推进了政府工作,成为乡域治理中的活力之维;但同时也消耗了基层干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给其回应村民诉求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带来负面影响。干部包村,重政策执行、任务分包和责任分配,轻信息反馈和需求表达,有行政动员而群众动员式微,成为透视我国基层政权建设体制机制的重要窗口。

作者

王向阳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 冯定星,2014,《政策执行中的“包保责任制”——以Q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为例》,《社会发展研究》第3期。
  • 何海根,2017,《论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云南社会科学》第2期。
  • 黄宗智,2007,《集权的简约治理:中国以准官员和纠纷解决为主的半正式基层行政》,载《经验与理论:中国社会、经济与法律的实践历史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李里峰,2010,《工作队:一种国家权力的非常规运作机制——以华北土改运动为中心的历史考察》,《江苏社会科学》第3期。
  • 刘金海,2012,《工作队:当代中国农村工作的特殊组织及形式》,《中共党史研究》第12期。
  • 吕德文,2012,《群众路线与基层治理——赣南版上镇的计划生育工作(1991~2001)》,《开放时代》第6期。
  • 欧阳静,2010,《“做作业”与事件性治理:乡镇的“综合治理”逻辑》,《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6期。
  • 欧阳静,2011,《“维控型”:政权多重结构中的乡镇政权特性》第3期。
  • 欧阳静,2011,《压力型体制与乡镇的策略主义逻辑》,《经济社会体制比较》第3期。
  • 饶静、叶敬忠,2007,《税费改革背景下乡镇政权的“政权依附者”角色和行为分析》,《中国农村观察》第4期。
  • 荣敬本,2013,《“压力型体制”研究的回顾》,《经济社会体制比较》第6期。
  • 孙立平、郭于华,2000,《“软硬兼施”:正式权力非正式运作过程分析——华北B镇收粮的个案研究》,载《清华社会学评论》(特辑),厦门:鹭江出版社。
  • 田先红,2014,《基层信访治理中的“包保责任制”:实践逻辑与现实困境——以鄂中桥镇为例》,《社会》第4期。
  • 汪晖,2007,《去政治化的政治、霸权的多重构成与六十年代的消逝》,《开放时代》第2期。
  • 王汉生、王一鸽,《目标管理责任制:农村基层政权的实践逻辑》,《社会学研究》第2期。
  • 吴毅,2007,《小镇喧嚣——一个乡镇政治运作的演绎与阐释》,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杨善华、苏红,2002,《从“代理型政权经营者”到“谋利型政权经营者”——向市场经济转型背景下的乡镇政权》,《社会学研究》第1期。
  • 应星,2001,《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从“讨个说法”到“摆平理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张静,2000,《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 周飞舟,2006,《从汲取型政权到“悬浮型”政权——税费改革对国家与农民关系之影响》,《社会学研究》第3期。
  • 周飞舟,2009,《锦标赛体制》,《社会学研究》第3期。

干部包村:中西部乡镇治理组织策略、路径与基础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5.87 查看全文 >

VIP免费

论文目录

  • 一 问题提出与既有研究
  • 二 干部重组与组织再造
    1. (一)科层组织与专业分工
    2. (二)干部重组与组织再造
    3. (三)“因村派人”:分配与再分配逻辑
  • 三 乡村一体与责任连带
    1. (一)工作内容
    2. (二)责任连带
  • 四 统合治理与国家基层政权建设
    1. (一)治理事务特征内在选择组织形态
    2. (二)乡土社会的不规则性需要灵活高效的组织载体
    3. (三)体制优势:党委领导下的人本主义式统合治理
  • 五 结论与讨论

论文图片/图表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