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

中国金融宏观调控体系的形成与演进

关键词

作者

郭田勇 ,山东烟台人。北京市政协常委,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获经济学博士学位,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中国金融学会中国金融论坛成员。兼任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咨询专家、银保监会特聘专家。二十余年来,专注于宏观经济、货币政策、金融监管、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在《金融研究》《国际金融研究》《改革》《人民日报》等报刊上发表论文200余篇;形成《中国货币政策体系的选择》《中国银行业的综合经营与监管》等十余部专著;主持或参与“改革并完善适应现代金融市场发展的金融监管框架研究”等国家级、省部级各类课题20余项。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中国金融宏观调控体系的形成与演进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22.23 查看全文 >

VIP免费

章节目录

  • 第一节 四十年金融宏观调控实践回顾
    1. 一 以行政手段为主的金融宏观调控阶段
      1. (一)1979~1981年通货膨胀的治理
      2. (二)1984~1986年通货膨胀的治理
      3. (三)1988~1990年通货膨胀的治理
      4. (四)1993~1997年通货膨胀的治理
    2. 二 由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转变阶段
      1. (一)1998~2002年通货紧缩的治理
      2. (二)2003年至2008年上半年通货膨胀的治理
    3. 三 由传统货币政策工具调控向传统+创新货币政策工具调控转变阶段
      1. (一)2008~2013年应对金融危机的宏观调控
      2. (二)2013年至今经济新常态下的宏观经济调控
  • 第二节 货币政策工具的创新与丰富
    1. 一 直接调控的货币政策工具
    2. 二 间接调控的货币政策工具
      1. (一)备付金制度
      2. (二)存款准备金制度
      3. (三)公开市场操作(公开市场业务)
      4. (四)利率
      5. (五)再贷款
      6. (六)再贴现
    3. 三 创新型货币政策工具
      1. (一)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
      2. (二)常备借贷便利
      3. (三)中期借贷便利
      4. (四)临时流动性便利
      5. (五)抵押补充贷款
      6. (六)定向降准
      7. (七)临时准备金动用安排
  • 第三节 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与演进
    1. 一 货币政策目标的演变
    2. 二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改进与完善
      1. (一)1984~1993年,以银行贷款规模和现金发行量为中介目标
      2. (二)1994~1998年,中介目标向货币供应量过渡
      3. (三)1998~2010年,以货币供应量为主要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4. (四)2011年至今,以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 第四节 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
    1. (一)利率市场化改革前的利率结构与改革(1983~1995年)
    2. (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起步阶段(1996~2000年)
    3. (三)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过渡阶段(2000~2003年)
    4. (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完善阶段(2004~2015年)
    5. (五)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深化阶段(2016年至今)
  • 第五节 小结

章节图片/图表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