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

中国农村宅基地闲置现状及整治模式

摘要

近年来,我国农村宅基地闲置问题日益普遍。2018年,农村宅基地闲置程度平均为10.7%。按四大区域分析,东部农村宅基地闲置程度最高,西部次之,东北第三,中部最低;按村庄区位条件看,村庄离城市距离越远,宅基地闲置程度越高;按地形来看,平原农区村庄宅基地闲置程度最高,丘陵地区最低;从贫困角度看,村庄宅基地闲置程度随村庄贫困程度的加深而升高。农村宅基地闲置最主要的两个原因是家庭成员长期外出务工和城镇有其他住房。分区域看,城镇有其他住房是东部、中部和东北部宅基地闲置的最主要成因。随着村庄离中心城市距离加大,家庭成员长期外出务工原因对宅基地闲置程度的影响增加,而城镇有其他住房原因的影响减弱。为盘活和重新利用农村闲置宅基地,各地开展了农村宅基地整治,而主要做法、安置补偿方式、推广条件等方面有所差异。针对农村宅基地整治中存在的问题,建议分区分类推进宅基地整治、适度放活宅基地流转范围、提升农户参与度、完善补偿标准、多渠道筹集资金、提升退出宅基地复垦率等。

关键词

宅基地 闲置 整治

作者

李婷婷 ,理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农业区划及资源配置、土地利用转型。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中国农村宅基地闲置现状及整治模式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7.19 查看全文 >

VIP免费

报告目录

  • 一 农村宅基地闲置的宏观背景和整治意义
    1. (一)农村宅基地闲置的宏观背景
    2. (二)农村宅基地整治的意义
  • 二 农村宅基地闲置状况及成因分析
    1. (一)认定标准、调查方法与样本村情况
      1. 1.认定标准和测算方法
      2. 2.调查方法及数据来源
      3. 3.样本村情况
    2. (二)农村宅基地闲置状况及特征
      1. 1.不同村庄差异较大,样本村庄宅基地闲置率平均为10.7%
      2. 2.东部地区宅基地闲置率最高,中部地区最低
      3. 3.农村宅基地闲置程度随着与城镇核心区距离的增加而升高
      4. 4.平原地区村庄宅基地闲置程度最高,丘陵地区最低
      5. 5.农村宅基地闲置程度随村庄贫困程度的加深而提高
    3. (三)农村宅基地闲置的成因分析
      1. 1.在全国范围内,家庭成员长期外出依然是宅基地闲置的最主要原因
      2. 2.城镇有其他住房是东部、中部和东北部宅基地闲置的最主要成因
      3. 3.家庭成员长期外出务工和城镇有其他住房这两个成因分别呈现与城镇核心区距离增加逐步增强和弱化的特征
      4. 4.农村宅基地闲置成因构成在不同地形特征的村庄间呈现较大差异
      5. 5.国定贫困村宅基地闲置成因与其他级别贫困村和非贫困村差异较大
  • 三 农村闲置宅基地整治的主要模式与问题
    1. (一)农村闲置宅基地整治的主要模式
    2. (二)农村闲置宅基地整治存在的问题
      1. 1.现有宅基地整治模式主要集中在宅基地闲置程度较低的城市近郊区,偏远农村的大量闲置宅基地却得不到盘活
      2. 2.公众参与机制缺乏,农民主体地位缺失
      3. 3.宅基地退出补偿标准不完善,城乡隔离的地价参照系导致城乡差距拉大
      4. 4.资金来源渠道有限,社会参与度低
      5. 5.退出宅基地复垦为耕地的积极性不高,且用途易被改为城镇建设用地
  • 四 对策建议
    1. 1.闲置宅基地退出的补偿和安置需要分区分类施策
    2. 2.在县域所有集体经济组织内放活宅基地流转,促进偏远农村流动人口的逐步市民化
    3. 3.引进公众参与理念,确立农户主体地位
    4. 4.建立由宅基地使用权退出和土地发展权损失构成的补偿价值体系
    5. 5.构建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价格体系,分区域制定不同的宅基地补偿标准
    6. 6.完善宅基地权能,构建土地信息平台以促进宅基地流转和退出

报告图片/图表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