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

乡土中国与乡土建设的历史回溯与理论反思:“主义时代”的核心课题

摘要

随着都市化和国际化的进程,中国乡村成了近代以来的“问题”,既是政治社会问题,也是学术研究对象。如何理解乡土,如何分析乡土的中国,如何在这样的中国建设美好的生活,成为诸社会理论的实验之域。现代中国的社会思想界是一个“主义时代”,乡土问题的思考也具有明显的“主义”特色。在向西方学习,回到田间,走向民间的过程中,革命理想主义、学术浪漫主义、实验改良主义和现实评判主义等具有本土社会理论色彩的主义,是身处“主义时代”的人们为更好地理解乡土中国而做出的选择。不同的主义,虽然有着不同的思考方式、不同的社会认知和不同的价值判断,所进行的研究及其成果也各有特色,但无一例外地将乡土问题视为最重要的课题。它们的农村话语丰富了中国现实问题的认识广度和深度,具有中国社会理论建构的学术价值和中国问题思考的理论意义。

作者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 北京师联教育科学研究所,2006,《俞庆棠民众教育思想与教育论著选读》,中国环境出版社。
  • 陈翰笙,1984,《解放前的地主与农民:华南农村危机研究》,冯峰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陈翰笙,1987,《解放前的中国农村(第1卷)》,中国展望出版社。
  • 陈翰笙,2011,《四个时代的我:陈翰笙回忆录》,中国文史出版社。
  • 陈翰笙等,1985,《解放前的中国农村》,中国展望出版社。
  • 段义孚,2019,《神州:历史眼光下的中国地理》,赵世玲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 费孝通,2009a,《再论社会变迁//费孝通全集(第1卷)》,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 费孝通,2009b,《梁漱溟先生之所以成为思想家//费孝通全集(第12卷)》,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 费孝通,2009c,《一代良师//费孝通全集(第13卷)》,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 费孝通,2009d,《江村通讯//费孝通全集(第1卷)》,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 费孝通,2009e,《重建社会学与人类学的回顾和体会//费孝通全集(第16卷)》,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 费孝通,2009f,《重读〈江村经济〉序言//费孝通全集(第15卷)》,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 费孝通,2009g,《内地的农村//费孝通全集(第4卷)》,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 费孝通,2009h,《土地里长出来的文化//费孝通全集(第4卷)》,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 费孝通,2009i,《禄村农田//费孝通全集(第3卷)》,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 费孝通,2009j,《乡土重建//费孝通全集(第5卷)》,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 费孝通,2009k,《社会变迁研究中的都市和乡村//费孝通全集(第1卷)》,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 费孝通,2011,《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 乡土重建》,商务印书馆。
  • 弗里曼等,2002,《中国乡村,社会主义国家》,陶鹤山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葛学溥,2011,《华南的乡村生活:广东凤凰村的家族主义社会学研究》,周大鸣译,知识产权出版社。
  • 古德诺,1998,《认识中国》,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 侯俊丹,2018,《市场、乡镇与区域:早期燕京学派的现代中国想象——反思清河调查与清河试验(1928-1937)》,《社会学研究》第3期,第193~215页。
  • 考茨基,1955,《土地问题》,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李培林,2008,《20世纪上半叶社会学的“中国学派”》,《社会科学战线》第12期,第203-210页。
  • 李培林等,2009,《中国社会学经典导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梁漱溟,1992a,《乡村建设大意//梁漱溟全集(第1卷)》,山东人民出版社。
  • 梁漱溟,1992b,《乡村建设理论//梁漱溟全集(第2卷)》,山东人民出版社。
  • 梁漱溟,1992c,《中国文化要义//梁漱溟全集(第3卷)》,山东人民出版社。
  • 梁漱溟,1992d,《梁漱溟全集(第5卷)》,山东人民出版社。
  • 梁漱溟,2011,《乡村建设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
  • 林耀华,2011,《在大学与田野之间》,北京大学出版社。
  • 林耀华,2015,《金翼:中国家族制度的社会学研究》,商务印书馆。
  • 鲁迅,2005,《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
  • 罗志田,2014,《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与社会》,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毛泽东,2009(1991)a,《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
  • 毛泽东,2009(1991)b,《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
  • 毛泽东,2009(1991)c,《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
  • 孟庆延,2018,《理念、策略与实践:毛泽东早期农村调查的历史社会学考察》,《社会学研究》第4期,第1~27页。
  • 明恩溥,1998,《中国乡村生活》,午晴等译,时事出版社。
  • 潘守永,2000,《重返中国人类学的“古典时代”——重访台头》,《中央民族大学学报》第2期,第20~26页。
  • 钱理群,2016,《梁漱溟乡村建设思想及其当代价值》,《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期,第5~16页。
  • 邱泽奇,1987,《杨开道先生与他的农村社会学工作》,《社会学研究》第5期,第25~27页。
  • 施坚雅,1998,《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史建云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宋恩荣,1992,《晏阳初全集(第1卷)》,湖南教育出版社。
  • 宋恩荣,2013,《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 晏阳初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孙本文,2011,《当代中国社会学》,商务印书馆。
  • 孙本文,2012,《现代中国社会问题(农村问题)//孙本文集(第7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田翠琴、齐心,2005,《农民闲暇》,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王汎森,2018,《思想是生活的一种方式:中国近代思想史的再思考》,北京大学出版社。
  • 吴飞,2014,《从乡约到乡村建设//思想与社会(第7辑)·教育与现代社会》,上海三联书店,第227页。
  • 吴文藻,2010,《论社会学中国化》,陈恕等编,商务印书馆。
  • 萧公权,2014,《中国乡村:论19世纪的帝国控制》,张皓等译,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 杨开道,1923,《归农运动》,《东方杂志》第20期,第14页。
  • 杨开道,1932(1930),《农村调查》,世界书局。
  • 杨开道,1948,《农村社会》,中华书局。
  • 杨开道,1989,《农村社会学》,上海书店出版社。
  • 杨开道,2015,《中国乡约制度》,商务印书馆。
  • 杨懋春,1986,《中国社会思想史》,幼狮文化事业公司。
  • 杨懋春,2012,《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张雄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
  • 杨念群,2009,《“五四”九十周年祭:一个“问题史”的回溯与反思》,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 章太炎,2015,《在长沙晨光中学之演说//章太炎全集:演讲集上》,上海人民出版社。
  •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2011,《中国共产党历史(第1卷)》,中共党史出版社。
  •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2009(1993)a,《毛泽东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
  •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2009(1993)b,《毛泽东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
  •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刘少奇研究组,1998,《刘少奇论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
  • 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编纂委员会,2015,《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孙中山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2002,《陈翰笙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朱亚坤,2016,《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雇农思想之多重探析》,《毛泽东研究》第2期,第44~53页。
  • 北京师联教育科学研究所,2006,《俞庆棠民众教育思想与教育论著选读》,中国环境出版社。
  • 陈翰笙,1984,《解放前的地主与农民:华南农村危机研究》,冯峰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陈翰笙,1987,《解放前的中国农村(第1卷)》,中国展望出版社。
  • 陈翰笙,2011,《四个时代的我:陈翰笙回忆录》,中国文史出版社。
  • 陈翰笙等,1985,《解放前的中国农村》,中国展望出版社。
  • 段义孚,2019,《神州:历史眼光下的中国地理》,赵世玲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 费孝通,2009a,《再论社会变迁//费孝通全集(第1卷)》,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 费孝通,2009b,《梁漱溟先生之所以成为思想家//费孝通全集(第12卷)》,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 费孝通,2009c,《一代良师//费孝通全集(第13卷)》,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 费孝通,2009d,《江村通讯//费孝通全集(第1卷)》,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 费孝通,2009e,《重建社会学与人类学的回顾和体会//费孝通全集(第16卷)》,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 费孝通,2009f,《重读〈江村经济〉序言//费孝通全集(第15卷)》,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 费孝通,2009g,《内地的农村//费孝通全集(第4卷)》,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 费孝通,2009h,《土地里长出来的文化//费孝通全集(第4卷)》,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 费孝通,2009i,《禄村农田//费孝通全集(第3卷)》,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 费孝通,2009j,《乡土重建//费孝通全集(第5卷)》,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 费孝通,2009k,《社会变迁研究中的都市和乡村//费孝通全集(第1卷)》,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 费孝通,2011,《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 乡土重建》,商务印书馆。
  • 弗里曼等,2002,《中国乡村,社会主义国家》,陶鹤山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葛学溥,2011,《华南的乡村生活:广东凤凰村的家族主义社会学研究》,周大鸣译,知识产权出版社。
  • 古德诺,1998,《认识中国》,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 侯俊丹,2018,《市场、乡镇与区域:早期燕京学派的现代中国想象——反思清河调查与清河试验(1928-1937)》,《社会学研究》第3期,第193~215页。
  • 考茨基,1955,《土地问题》,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李培林,2008,《20世纪上半叶社会学的“中国学派”》,《社会科学战线》第12期,第203-210页。
  • 李培林等,2009,《中国社会学经典导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梁漱溟,1992a,《乡村建设大意//梁漱溟全集(第1卷)》,山东人民出版社。
  • 梁漱溟,1992b,《乡村建设理论//梁漱溟全集(第2卷)》,山东人民出版社。
  • 梁漱溟,1992c,《中国文化要义//梁漱溟全集(第3卷)》,山东人民出版社。
  • 梁漱溟,1992d,《梁漱溟全集(第5卷)》,山东人民出版社。
  • 梁漱溟,2011,《乡村建设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
  • 林耀华,2011,《在大学与田野之间》,北京大学出版社。
  • 林耀华,2015,《金翼:中国家族制度的社会学研究》,商务印书馆。
  • 鲁迅,2005,《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
  • 罗志田,2014,《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与社会》,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毛泽东,2009(1991)a,《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
  • 毛泽东,2009(1991)b,《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
  • 毛泽东,2009(1991)c,《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
  • 孟庆延,2018,《理念、策略与实践:毛泽东早期农村调查的历史社会学考察》,《社会学研究》第4期,第1~27页。
  • 明恩溥,1998,《中国乡村生活》,午晴等译,时事出版社。
  • 潘守永,2000,《重返中国人类学的“古典时代”——重访台头》,《中央民族大学学报》第2期,第20~26页。
  • 钱理群,2016,《梁漱溟乡村建设思想及其当代价值》,《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期,第5~16页。
  • 邱泽奇,1987,《杨开道先生与他的农村社会学工作》,《社会学研究》第5期,第25~27页。
  • 施坚雅,1998,《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史建云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宋恩荣,1992,《晏阳初全集(第1卷)》,湖南教育出版社。
  • 宋恩荣,2013,《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 晏阳初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孙本文,2011,《当代中国社会学》,商务印书馆。
  • 孙本文,2012,《现代中国社会问题(农村问题)//孙本文集(第7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田翠琴、齐心,2005,《农民闲暇》,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王汎森,2018,《思想是生活的一种方式:中国近代思想史的再思考》,北京大学出版社。
  • 吴飞,2014,《从乡约到乡村建设//思想与社会(第7辑)·教育与现代社会》,上海三联书店,第227页。
  • 吴文藻,2010,《论社会学中国化》,陈恕等编,商务印书馆。
  • 萧公权,2014,《中国乡村:论19世纪的帝国控制》,张皓等译,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 杨开道,1923,《归农运动》,《东方杂志》第20期,第14页。
  • 杨开道,1932(1930),《农村调查》,世界书局。
  • 杨开道,1948,《农村社会》,中华书局。
  • 杨开道,1989,《农村社会学》,上海书店出版社。
  • 杨开道,2015,《中国乡约制度》,商务印书馆。
  • 杨懋春,1986,《中国社会思想史》,幼狮文化事业公司。
  • 杨懋春,2012,《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张雄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
  • 杨念群,2009,《“五四”九十周年祭:一个“问题史”的回溯与反思》,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 章太炎,2015,《在长沙晨光中学之演说//章太炎全集:演讲集上》,上海人民出版社。
  •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2011,《中国共产党历史(第1卷)》,中共党史出版社。
  •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2009(1993)a,《毛泽东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
  •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2009(1993)b,《毛泽东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
  •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刘少奇研究组,1998,《刘少奇论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
  • 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编纂委员会,2015,《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孙中山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2002,《陈翰笙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朱亚坤,2016,《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雇农思想之多重探析》,《毛泽东研究》第2期,第44~53页。

乡土中国与乡土建设的历史回溯与理论反思:“主义时代”的核心课题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16.57 查看全文 >

VIP免费

论文目录

  • 导言 不止一个:主义时代的来临
  • 一 农民运动:革命理想主义视野下的乡土中国
    1. (一)充分发挥组织的力量
    2. (二)全面推进土地的革命
    3. (三)毛泽东的践行与思考
  • 二 想象的异邦:学术浪漫主义视野下的中国乡村
    1. (一)林耀华的黄村
    2. (二)杨懋春的台头
  • 三 模范和样板:实验改良主义视野下的乡土中国
    1. (一)梁漱溟的乡村建设
    2. (二)晏阳初的定县实验
    3. (三)杨开道的清河试验
  • 四 走远路:现实评判主义视野下的乡土中国
    1. (一)陈翰笙的农村调查
    2. (二)费孝通的乡土中国
  • 结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