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

易村宗族嬗变与社会变迁:1939~2018

摘要

本文是有关中国西南一个自然村落近八十年宗族嬗变的历程之细致考察。文章基于社会结构的视角解释易村近八十年宗族嬗变的原因,文章认为,在民族国家建设和市场拓展之大社会变迁的巨大外力的推动下,易村发生了基于宗族层面的结构性变迁。具体表现为,宗族村庄共同体的衰落与瓦解,宗族工具性价值的基本丧失,以及宗族实力的结构性变化。易村宗族嬗变的个案研究之意义在于,我们不仅要从具体的历史情境中理解和解释宗族嬗变之历程,更应将晚近中国乡村社会的变迁与大社会的政治架构、经济变迁相关联。如此,我们方能更好地把握与理解村民在被逐步纳入现代世界进程中的困境与焦虑。

作者

刘兴旺 ,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社会学专业博士研究生,主要的学术兴趣为“魁阁”田野点的重访与再研究、乡村社会变迁研究。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 常建华,1999,《二十世纪的中国宗族研究》,《历史研究》第5期。
  • 陈绍瑞,2015,《易村手工造纸的兴衰与社会变迁》,硕士学位论文,云南民族大学社会学系。
  • 陈重成,2005,《中国农村的变与常:村落社会中的宗族组织》,《远景基金会季刊》第2期。
  • 费孝通,1991,《重访云南三村》,《中国社会科学》第1期。
  • 费孝通、张之毅,1990,《云南三村》,天津人民出版社。
  • 弗里德曼,2000,《中国东南的宗族组织》,刘晓春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 郭大烈,1980,《新编禄丰县志稿》(中卷),禄丰县文化馆内部资料。
  • 科大卫、刘志伟,2000,《宗族与地方社会的国家认同——明清华南地区宗族发展的意识形态基础》,《历史研究》第3期。
  • 林耀华,2000,《义序的宗族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林耀华,2015,《金翼》,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
  • 刘志伟,2017,《宗族研究的人类学取径》,《南国学术》第1期。
  • 毛泽东,1983,《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载竹内实主编《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1卷,株式会社苍苍社。
  • 钱成润、史岳灵、杜晋宏,1995,《费孝通禄村农田五十年》,云南人民出版社。
  • 乔素玲、黄国信,2009,《中国宗族研究:从社会人类学到社会历史学的转向》,《社会学研究》第4期。
  • 施坚雅,1998,《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史建云、徐秀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沃尔夫,1983,《乡民社会》,张恭启译,巨流图书公司。
  • 席宣、金春明,2006,《“文化大革命”简史》,中共党史出版社。
  • 萧公权,2014,《中国乡村——论19世纪的帝国控制》,张皓、张升译,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 阎云翔,2016,《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刘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 杨晓蓉,2010,《易村手工业失落的“侏罗纪”》,载徐国平主编《志在富民的足迹:纪念费孝通百年诞辰大型新闻行动纪实》,古吴轩出版社。
  • 张子毅,1944,《易村手工业》,商务印书馆。
  • 郑振满,2019,《从实践的观点理解宗族》,《读书》第9期。
  • 周大鸣,2003,《当代华南的宗族与社会》,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 常建华,1999,《二十世纪的中国宗族研究》,《历史研究》第5期。
  • 陈绍瑞,2015,《易村手工造纸的兴衰与社会变迁》,硕士学位论文,云南民族大学社会学系。
  • 陈重成,2005,《中国农村的变与常:村落社会中的宗族组织》,《远景基金会季刊》第2期。
  • 费孝通,1991,《重访云南三村》,《中国社会科学》第1期。
  • 费孝通、张之毅,1990,《云南三村》,天津人民出版社。
  • 弗里德曼,2000,《中国东南的宗族组织》,刘晓春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 郭大烈,1980,《新编禄丰县志稿》(中卷),禄丰县文化馆内部资料。
  • 科大卫、刘志伟,2000,《宗族与地方社会的国家认同——明清华南地区宗族发展的意识形态基础》,《历史研究》第3期。
  • 林耀华,2000,《义序的宗族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林耀华,2015,《金翼》,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
  • 刘志伟,2017,《宗族研究的人类学取径》,《南国学术》第1期。
  • 毛泽东,1983,《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载竹内实主编《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1卷,株式会社苍苍社。
  • 钱成润、史岳灵、杜晋宏,1995,《费孝通禄村农田五十年》,云南人民出版社。
  • 乔素玲、黄国信,2009,《中国宗族研究:从社会人类学到社会历史学的转向》,《社会学研究》第4期。
  • 施坚雅,1998,《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史建云、徐秀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沃尔夫,1983,《乡民社会》,张恭启译,巨流图书公司。
  • 席宣、金春明,2006,《“文化大革命”简史》,中共党史出版社。
  • 萧公权,2014,《中国乡村——论19世纪的帝国控制》,张皓、张升译,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 阎云翔,2016,《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刘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 杨晓蓉,2010,《易村手工业失落的“侏罗纪”》,载徐国平主编《志在富民的足迹:纪念费孝通百年诞辰大型新闻行动纪实》,古吴轩出版社。
  • 张子毅,1944,《易村手工业》,商务印书馆。
  • 郑振满,2019,《从实践的观点理解宗族》,《读书》第9期。
  • 周大鸣,2003,《当代华南的宗族与社会》,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易村宗族嬗变与社会变迁:1939~2018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4.88 查看全文 >

VIP免费

论文目录

  • 一 问题缘起
    1. (一)中国宗族研究的脉络
      1. 1.革命话语下落后的意识形态与社会组织
      2. 2.社会人类学取向的亲属组织或社会组织
      3. 3.历史学视域的社会历史阐释
      4. 4.宗族复兴的理路
    2. (二)易村的再研究
  • 二 易村宗族的历史与现状
    1. (一)张之毅先生笔下的宗族概况
      1. 1.宗族村庄共同体
      2. 2.宗族的工具性价值
      3. 3.宗族的实力
    2. (二)易村宗族的现状
      1. 1.以家户为单位的行动逻辑、利益关联与宗族村庄共同体的瓦解
      2. 2.马氏宗族之易村整体实力的衰落
      3. 3.宗际实力重组与均衡
  • 三 易村近八十年宗族嬗变之动力:国家与市场的交互作用
    1. (一)新中国的政权建设运动
      1. 1.平叛
      2. 2.土地改革
      3. 3.破“四旧”运动
    2. (二)市场的拓展
  • 四 结论与讨论

论文图片/图表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