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

风险社会背景下第三条道路的“结构二重性”解析

摘要

吉登斯认为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了不可预知的“人为风险”的社会,传统的社会民主主义和新自由主义主张的福利制度不能处理好整体与个人在应对风险时孰轻孰重的问题,相应的福利制度也不能应对新的不可预知的“人为风险”。因此,他在“结构二重性”的基础上提出第三条道路,认为福利改革一方面要注重个体能动性,用无责任即无权利的原则来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应对风险;另一方面,也提倡建立社会投资型国家,发展福利主体多元化体系分担福利责任,同时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资为行动者发挥能动性提供必要的规则和资源,使国家和个人在应对风险的过程中达到“互构”的状态。

作者

朱冲冲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 安东尼·吉登斯,2000,《超越左与右》,李惠斌、杨雪冬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安东尼·吉登斯,2000,《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郑戈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 安东尼·吉登斯,2001,《失控的世界》,周红云译,江西人民出版社。
  • 安东尼·吉登斯,2002,《第三条道路及其批判》,孙相东译,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 安东尼·吉登斯,2011,《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译林出版社。
  • 安东尼·吉登斯,2016,《社会的构成》,李康、李猛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安东尼·吉登斯、克里斯多弗·皮尔森,2000,《现代性——吉登斯访谈录》,尹宏毅译,新华出版社。
  • 董才生、丛新,2019,《吉登斯福利社会与现代性二元结构社会分析》,《社会科学战线》第1期。
  • 段成荣、杨舸、张斐、卢雪和,2008,《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流动人口变动的九大趋势》,《人口研究》第6期。
  • 克劳斯·奥菲,2010,《福利国家的矛盾》,郭忠华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
  • 林闵钢,2016,《社会保障理论与政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马万万、杨超,2012,《吉登斯风险观下的福利思想探析》,《社会福利》(理论版)第10期。
  • 乔纳森·H.特纳,2006,《社会学理论的结构》,邱泽奇、张茂元等译,华夏出版社。
  • 宋祥秀,2011,《吉登斯社会福利思想探析》,《改革与开放》第16期。
  • 张广利、俞慰刚,2008,《应对现代社会风险:基于风险分配的社会政策思考》,《社会科学研究》第2期。
  • 张静、张陈,2004,《“第三条道路”福利改革评析》,《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
  • 张文成,2001,《吉登斯评英国工党政策的得失》,《国外理论动态》第10期。
  • 张云鹏,2005,《试论吉登斯结构化理论》,《社会科学战线》第4期。
  • 安东尼·吉登斯,2000,《超越左与右》,李惠斌、杨雪冬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安东尼·吉登斯,2000,《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郑戈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 安东尼·吉登斯,2001,《失控的世界》,周红云译,江西人民出版社。
  • 安东尼·吉登斯,2002,《第三条道路及其批判》,孙相东译,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 安东尼·吉登斯,2011,《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译林出版社。
  • 安东尼·吉登斯,2016,《社会的构成》,李康、李猛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安东尼·吉登斯、克里斯多弗·皮尔森,2000,《现代性——吉登斯访谈录》,尹宏毅译,新华出版社。
  • 董才生、丛新,2019,《吉登斯福利社会与现代性二元结构社会分析》,《社会科学战线》第1期。
  • 段成荣、杨舸、张斐、卢雪和,2008,《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流动人口变动的九大趋势》,《人口研究》第6期。
  • 克劳斯·奥菲,2010,《福利国家的矛盾》,郭忠华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
  • 林闵钢,2016,《社会保障理论与政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马万万、杨超,2012,《吉登斯风险观下的福利思想探析》,《社会福利》(理论版)第10期。
  • 乔纳森·H.特纳,2006,《社会学理论的结构》,邱泽奇、张茂元等译,华夏出版社。
  • 宋祥秀,2011,《吉登斯社会福利思想探析》,《改革与开放》第16期。
  • 张广利、俞慰刚,2008,《应对现代社会风险:基于风险分配的社会政策思考》,《社会科学研究》第2期。
  • 张静、张陈,2004,《“第三条道路”福利改革评析》,《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
  • 张文成,2001,《吉登斯评英国工党政策的得失》,《国外理论动态》第10期。
  • 张云鹏,2005,《试论吉登斯结构化理论》,《社会科学战线》第4期。

风险社会背景下第三条道路的“结构二重性”解析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3.67 查看全文 >

VIP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