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

社会组织与社会治理创新

关键词

作者

张海东 ,上海大学社会学院教授,上海社会科学调查中心常务副主任,上海新的社会阶层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主要研究领域:社会分层与社会不平等、社会发展与社会质量研究;主要研究成果:《中国新社会阶层》(合著)、《新时代特大城市社会结构研究》(合著)。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 埃里克·霍弗,2011,《狂热分子:群众运动圣经》,梁永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陈振明,2003,《政府再造——西方“新公共管理运动”述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崔开云,2011,《当下西方国家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关系研究述评》,《理论参考》第6期。
  • 达维久克主编,1988,《应用社会学词典》,于显洋等译,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 丹尼·罗德里克,2011,《全球化的悖论》,廖丽华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丁惠平,2017,《市场化、全球化与网络化——当代中国社会组织变迁的影响机制及内在逻辑》,《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第6期。
  • 丁元竹,2013,《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建设的国际视角》,《中国社会组织》第2期。
  • 范如国,2017,《“全球风险社会”治理》,《中国社会科学》第2期。
  • 斐迪南·滕尼斯,1999,《共同体与社会》,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
  • 费正清,1995,《中国:传统与变革》,陈仲丹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
  • 格里·斯托克、华夏风,1999,《作为理论的治理:五个论点》,《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第1期。
  • 顾昕、王旭,2005,《从国家主义到法团主义——中国市场转型过程中国家与专业团体关系的演变》,《社会学研究》第2期。
  • 海贝勒、舒耕德,2009,《从群众到公民——中国的政治参与》(城市卷),张文红译,中央编译出版社。
  • 贺艺、刘先江,2007,《非政府组织与社会治理:作用、困境及其出路》,《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期。
  • 胡薇,2013,《双轨制:中国社会组织发展的现实路径分析》,《中国行政管理》第6期。
  • 黄晓春、张东苏,2015,《十字路口的中国社会组织》,上海人民出版社。
  • 黄晓勇主编,2018,《中国社会组织报告(201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黄宗智,2005,《中国的“公共领域”与“市民社会”——国家与社会间的第三域》,载邓正来、亚历山大编《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研究路径》,中央编译出版社。
  • 贾西津,2007,《中国公民社会图纲》,载张立升主编《社会学家茶座》第1期,山东人民出版社。
  • 杰里米·里夫金,2012,《第三次工业革命:新经济模式如何改变世界》,张体伟、孙豫宁译,中信出版社。
  • 金观涛、刘青峰,2000,《中国现代思想的起源》,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
  • 敬乂嘉,2013,《政府社会组织公共服务合作机制研究——以上海市的实践为例》,《江西社会科学》第4期。
  • 康晓光、韩恒,2005,《分类控制:当前中国大陆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社会学研究》第6期。
  • 莱斯特·M.萨拉蒙等,2002,《全球公民社会——非营利部门视界》,贾西津、魏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李怀印,2017,《中国是怎样成为现代国家的?——国家转型的宏观历史解读》,《开放时代》第2期。
  • 李培林,2013,《我国社会组织体制的改革和未来》,《社会》第3期。
  • 李亚平、于海编,1998,《第三域的兴起——西方志愿工作及志愿组织理论文选》,复旦大学出版社。
  • 李友梅,2006,《全球化背景下的人类合作新机制的生成》,《社会理论》第1期。
  • 李友梅,2014,《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光明日报》5月5日第11版。
  • 李友梅等,2016,《新时期加强社会组织建设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
  • 李友梅、汪丹,2014,《改善民生 创新治理——社会发展活力的源泉》,上海人民出版社。
  • 李友梅、肖瑛、黄晓春,2007,《社会认同:一种结构视野的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
  • 李友梅、肖瑛、黄晓春,2012,《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的公共性困境及其超越》,《中国社会科学》第4期。
  • 林尚立,2007,《两种社会建构:中国共产党与非政府组织》,《中国非营利评论》第1期。
  • 林尚立、王华,2006,《创造治理:民间组织与公共服务型政府》,《学术月刊》第5期。
  • 刘创楚,1977,《工业社会学》,台北:巨流图书公司。
  • 卢文刚、王雅萱,2018,《社会治理视域下社会组织信任危机应对与品牌重塑》,《社会科学文摘》第3期。
  • 玛丽-克劳德·斯莫茨,1999,《治理在国际关系中的正确运用》,肖孝毛译,《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第1期。
  • 彭克宏,1989,《社会科学大词典》,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 闰志刚,2006,《关于后工业社会的治理模式——兼评张康之的〈公共管理伦理学〉》,《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第2期。
  • 史柏年,2006,《“全球性结社革命”及其启示》,《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第3期。
  • 汤蕴懿,2008,《“志愿失灵”现象值得关注和反思》,《人民论坛》第14期。
  • 陶传进,2018,《社会组织发展的四阶段与中国社会演变》,《文化纵横》第1期。
  • 田凯,2004,《国外非营利组织理论述评》,《学会》第10期。
  • 托克维尔,1988,《论美国的民主》,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
  • 托克维尔,1992,《旧制度与大革命》,冯棠译,商务印书馆。
  • 王名、张严冰等,2013,《谈谈加快形成现代社会组织体制问题》,《社会》第3期。
  • 王天夫等,2017,《社会企业:社会治理创新的新动力》,《社会政策研究》第2期。
  • 王烨捷,2017,《上海杨浦:社会组织全面参与社会治理》,《中国青年报》7月12日第5版。
  • 徐家良、廖鸿主编,2015,《中国社会组织评估发展报告(2015)》,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徐彤武,2018,《新时代呼唤与时俱进的“民间社会组织”定义》,《社会与公益》第6期。
  • 杨和焰,2006,《第三部门的兴起:理论假设检视和现实原由分析》,《南京社会科学》第1期。
  • 杨丽、赵小平、游斐,2015,《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理论、问题与政策选择》,《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第6期。
  • 杨团、葛道顺,2002,《中国城市社区的社会保障新范式——大连与杭州社区个案研究与探索》,《管理世界》第2期。
  • 袁世全、冯涛,1990,《中国百科大辞典》,华厦出版社。
  • 张济顺,1996,《沦陷时期上海的保甲制度》,《历史研究》第1期。
  • 张静,2000,《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浙江人民出版社。
  • 张澧生,2015,《社会组织治理研究》,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张研、牛贯杰,2002,《19世纪中期中国双重统治格局的演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周军,2014,《后工业化进程中社会治理责任承担的新路径》,《社会主义研究》第3期。
  • 朱贻庭,2002,《伦理学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 Blumer,B. 1986. Symbolic Interaction:Perspective and Method.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California.
  • Everett,W.J. 1997. Religion,Federalism,and the Struggle for Public Life.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ILO. 2017. The Future of Work We Want:A Global Dialogue.http://www.ilo.org/global/topics/future-of-work/dialogue/WCMS_570282/lang—en/index.htm.08.17.
  • Kornhauser,William. 1959. The Politics of Mass Society. Glencoe:The Free Press.
  • Rodrik,Dani. 1998. Has Globalization Gone Too Far?Challenge,Vol.41,No.2.
  • Rodrik,Dani. 2011. Globalization Paradox:Democracy and the Future of the World Economy. W.W.Norton.
  • Weber,M. 1978. Economy and Society.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 Weisbrod,B.A. 1988. The Nonprofit Economy. Cambridge,Massachusett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Yang,Anthony. 2000. “Alternative Models of Government and Non-profit Sector Relations:Theories and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Nonprofit and Voluntary Sector Quarterly,Vol. 29,No.1.

社会组织与社会治理创新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14.56 查看全文 >

VIP免费

章节目录

  • 第一节 社会组织及现代社会组织体系
    1. 一 社会组织形成的基础:社会群体的结合特性
    2. 二 现代社会组织架构的缘起与形态
    3. 三 支撑与影响社会组织运行的制度安排
  • 第二节 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
    1. 一 社会的再组织:社会治理方式变迁
    2. 二 社会组织的阶段性发展
    3. 三 社会组织治理的功能取向
  • 第三节 社会组织发展的中国道路
    1. 一 中国社会组织体制的变迁
    2. 二 中国特色的社会组织体系
    3. 三 社会治理转型中的社会组织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