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
B.6 从反国际公约看马来西亚种族政治
摘要
签署《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国际公约》是希望联盟竞选时的诺言。2018年9~11月,马来西亚政府从誓称签署该公约到宣布撤销,生动地反映了马来西亚国内种族政治的复杂性与长期性。马来西亚新政府在支持者的强大压力下,试图消除种族政治,但身份政治根深蒂固,彻底改变种族政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作者
〔马来西亚〕朱崇彰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亚太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亚太国际关系。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B.6 从反国际公约看马来西亚种族政治
可试读20%内容 阅读器阅览
〔马来西亚〕朱崇彰
摘要:
签署《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国际公约》是希望联盟竞选时的诺言。2018年9~11月,马来西亚政府从誓称签署该公约到宣布撤销,生动地反映了马来西亚国内种族政治的复杂性与长期性。马来西亚新政府在支持者的强大压力下,试图消除种族政治,但身份政治根深蒂固,彻底改变种族政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关键词:马哈蒂尔 希望联盟 国际公约 种族政治
B.6 从反国际公约看马来西亚种族政治
2018年5月9日大选,希望联盟(以下简称“希盟”)获胜,终结了61年巫统统治,时年92岁高龄的马哈蒂尔再度出任总理,开创了亚洲政治的先河,这是与非马来人的坚定支持分不开的。大选前,希盟誓称,一旦执政将签署《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国际公约》,其目的在于争取非马来人的广泛支持。2018年9月,马来西亚总理赴联大演讲,称马来西亚将全面签署《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国际公约》,结果招致国内多个政治派别反对。反对派甚至还举行盛大集会,反对签署该国际公约。最终希盟不得不妥协,放弃签署公约,这给未来马来西亚种族政治投下了不确定的阴影。
一 是否签署国际公约是检验马来西亚种族政治变化的试金石
《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国际公约》,是1963年联合国大会第1904号决议通过的《联合国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宣言》的升级版。鉴于当时南非种族隔离制度引起的政治迫切性,1965年12月,联合国大会通过了《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国际公约》。该国际公约主张消除世界上的种族主义、种族歧视和种族隔离现象,维护政治和公民社会或公共生活,支持任何其他方面的平等人权及基本自由行使权。截至2018年11月,全世界有179个国家签署该公约,马来西亚是目前世界上18个尚未批准该公约的国家之一。
在2018年马来西亚第14届全国大选前,签署《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国际公约》是当时反对阵线希盟的主要誓言之一。在5月9日希盟胜选之后,马来西亚总理府部长瓦塔姆迪就着手处理相关事宜,以便经过国会批准,准备于2019年初签署该国际公约。
2018年9月28日,马哈蒂尔总理在联合国大会致辞时宣布,要全面签署《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国际公约》。未料引起来自巫统、伊斯兰教党和多个马来人组织的强烈反对,认为此举是意图消除马来王权和土著特权的前奏,最终会导致《联邦宪法》第153条款被修改。面对全国各地兴起的反对签署该国际公约的种种举动,马哈蒂尔总理的立场开始出现摇摆,公开承认签署该国际公约有影响该条款的空间,必须征询各族人民的意见。希盟的最大政党人民公正党主席安瓦尔也表达暂时搁置签署公约的立场。为了平息众怨,最终总理府于11月23日宣布不签署该公约,重申捍卫联邦宪法及建国时的社会契约。
二 反对派借反国际公约联合举行集会,凝聚人心、扩大支持层面
2018年12月8日,反对派巫统和伊斯兰教党联合举行大集会,反对政府全面签署《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国际公约》,该集会号称有50万人出席。根据现场情况,有5万~6万人参加。即便如此,反对派借反国际公约,凝聚人心、展示实力,试图扩大支持层面。
(一)巫统大肆炒作反国际公约议题一箭数雕
在一次国会辩论会上,巫统国会议员凯里公开质疑《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国际公约》,声称该国际公约威胁马来穆斯林的特殊地位。他强调,新政府的所作所为表明他们没有捍卫伊斯兰教在马来西亚的国教地位以及马来人的特权。凯里在国会的发言成为马来西亚主流媒体《马来西亚先锋报》的头条新闻,引起马来土著的高度关注。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检索正文关键字
报告目录
- 一 是否签署国际公约是检验马来西亚种族政治变化的试金石
-
二 反对派借反国际公约联合举行集会,凝聚人心、扩大支持层面
- (一)巫统大肆炒作反国际公约议题一箭数雕
- (二)伊斯兰教党借反国际公约展示实力
- 三 希望联盟政府陷入两难境地
- 四 未来走向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