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

我国网络实名制的实施困境及其对策

作者

谭海波 ,湖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博士后。
梁榕蓉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 蔡德聪、刘素华,2012,《“网络实名制”与网络不良信息治理》,《中国行政管理》第11期。
  • 常杰菊,2011,《基于PKI的网络实名认证体系研究与设计》,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董丝雨、蒋齐光,2017,《三问网络实名制》,《理论导刊》第6期。
  • 范敏、谭立,2009,《实行网络实名制,规范网络行为》,《信息系统工程》第6期。
  • 高一飞、蒋炼,2016,《网络实名制的发展及其规制》,《广西社会科学》第2期。
  • 顾丽梅,2010,《网络参与与政府治理创新之思考》,《中国行政管理》第7期。
  • 关振胜,2008,《浅议数字证书的安全问题》,《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第11期。
  • 胡颖,2012,《中国互联网表达自由的法律规制与保护》,《国际新闻界》第9期。
  • 李丽,2009,《“秩序”还是“自由”——有关网络实名制的思考》,《法治与社会》第8期。
  • 刘星,2012,《论网络实名制在我国的实施》,《法治与社会》第1期。
  • 马丁、李丹,2014,《网络“实名认证,网名上网”技术研究》,《通信技术》第1期。
  • 聂跃宏,2018,《网络实名制下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问题初探》,《法制博览》第1期。
  • 桑斯坦,2003,《网络共和国》,黄维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陶文昭,2010,《互联网的政策方略》,《电子政务》第4期。
  • 庹继光,2014,《网络实名制:义务与权利的平衡——以实名网络反腐为例》,《新闻界》第1期。
  • 王绘雯,2013,《微博实名制的行政法分析》,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王继林、张键红、王育民,2004,《基于环签名思想的一种类群签名方案》,《电子学报》第3期。
  • 新浪科技,2018,《微博月活跃用户达3.92亿,创上市以来最大数量净增长》,https://tech.sina.cn/i/gn/2018-02-13/detail-ifyrmfmc2341675.d.html?wm=3049- 0015。
  • 严则明,2015,《 eID:以网络身份制取代网络实名制》,《国家治理》第12期。
  • 杨福忠,2012,《公民网络匿名表达权之宪法保护——兼论网络实名制的正当性》,《法商研究》第5期。
  • 杨志勇,2012,《理性看待网络实名制》,第27次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
  • 袁乐,2015,《网络实名制的必要性及其实现路径》,《法制博览》第1期。
  • 赵娜,2017,《网络实名制下消费者个人信息权的刑法保护探索》,《法治与经济》第11期。
  • 中国新闻网,2017,《中国网民数量将达7.6亿人,“网红经济”趋多元化》,http://news.cnwest.com/content/2017-02/27/content_14530868.htm。
  • Kurbalija,Gelbstein,2005,《互联网治理》,中国互联网协会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K Fu,C Chan,M Chau,2013,Assessing Censorship on Microblogs in China:Discriminatory Keyword Analysis and the Real-Name Registration Policy.IEEE Internet Computing,17(3):42-50.
  • Kalathil,Boas,2001,The Internet and State Control in Authoritarian Regimes.Chi-na,Cuba,and the Counterrevolution.Digest of the World Core Medical Journals,6(8):577-581.
  • Xiongwei Hu,Nanzhen Cheng,2008,Analysis and Research of the Internet Real-Name Authentication System based on the Public Key Infrastructure.第七届武汉国际电子商务会议,11:261-265.

我国网络实名制的实施困境及其对策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8.78 查看全文 >

VIP免费

论文目录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文献综述
    1. (一)网络实名制的技术保障
    2. (二)网络实名制中的公民权利与义务
    3. (三)网络实名制的配套法律
    4. (四)网络实名制的政策干预
  • 三 研究设计
  • 四 研究发现
    1. (一)频数分析
      1. 1.用户信息真实度
      2. 2.用户活动特征
      3. 3.了解程度
      4. 4.个人评价
      5. 5.接受程度
    2. (二)交叉表分析
      1. 1.主观接受度与客观接受度的交叉分析
      2. 2.关注热点与主观接受度的交叉分析
    3. (三)相关分析
  • 五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1. (一)微博实名制接受度影响因素
      1. 1.微博使用情况
      2. 2.信息真实程度
      3. 3.实名制了解程度
      4. 4.社交产品的可替代性
    2. (二)政策建议
      1. 1.完善相关信息安全保障技术
      2. 2.健全个人信息保护法律法规
      3. 3.加强实名制宣传力度
      4. 4.激发市场活力
  • 六 结语

论文图片/图表

查看更多>>>